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知识点

发布 2023-11-16 20:55:04 阅读 3870

《最后一课》知识点。

1、**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人物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小弗郎士的变化:贪玩、不爱学习——热爱法语;怕老师——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幼稚不懂事——热爱祖国

3、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 贯穿故事情节、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

4.韩麦尔先生:他既是一位法语教师,更是一个用自己的言行捍卫民族尊严的英雄,一个悲壮的爱国志士。

重点研读最后一部分:

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钟声”和“号声”分别意味着什么? 钟声意味着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意味着德语将代替法语。

2)、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找出侧面描写老师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作用是: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侧面描写的句子是:“我觉得他从来没这么高大”。“高大”表现了小弗朗士对老师爱国感情的崇敬,老师伟大的人格感染了他,在小弗朗士的眼中,老师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

3)、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惨白”能否换成“苍白”?为什么?

脸色惨白的原因是最后一课结束了,他将不能再教法语了,内心十分痛苦。 “惨白”不能换成“苍白”,因为“惨白”带感**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

4)、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

转拿使写) 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

5)、“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使出全身力量”:倾注他全部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敌人的恨。

法兰西万岁”: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挚的爱,而且坚信法兰西必胜。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深化了主题。

6).为什么韩麦尔竟至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手势和表情?用这样的动作描写作结尾,好在**?

用手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内心的极度悲痛,倾注了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感情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留给读者反复回味的余地。

7)、“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哦,我亲爱的祖国,明天我就要和你永远分开了。还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我真的舍不得。我真希望这一切都可以带走。我相信只要我们法国人齐心协力,总有一天会战胜那可恶的侵略者!

8)、第25段:“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要说些什么?

我的朋友们,我认为你们就是我的一切财富,是我们伟大的法兰西子民。我们的祖国沦陷了,但请你们千万不要放弃,请不要忘了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文化,请记住你们永远是法兰西的子民。请记住你们是法兰西的希望!

用一两个形容词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5、**主题: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6.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戴呢?

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7.“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

“钥匙”比喻什么 ?全句的含义是什么?a.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的统治和封锁;b.“钥匙”比喻法国的语言;c.全句含义:

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课后题一、“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大不相同,表明什么?

烘托出一种严肃的气氛,预示着将有非同凡响的事情发生。

课后题。二、上“最后一课”前后,小弗郎士上课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老师责备、提问,想逃学。到了学校,发现课堂与平时大不一样,感到十分诧异。

待到上课后,深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习而懊悔。对老师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朴素的爱国情感在”最后一课”这个特定的场景中被进一步激发并得到升华,促使他发生了变化。

1.忘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最终赢得民族的解放。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表明小弗朗士的感情得到了升华,说明他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将对母语的热爱与祖国的热爱融合在一起。

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鸽子咕咕叫的细节描写及小弗朗士对鸽子叫声所引发的联想,表现了他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讽刺、轻蔑。

4.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

即将亡国的法国人民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爱国激情。郝叟老头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出现在最后一课上,使本文的爱国情感显得更加厚重、感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教案

教案一。一 说教材。最后一课 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 这篇 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 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文章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同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 细节描写 人物行动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人物,而且还运用了烘托 对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说课稿

最后一课说课稿。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教学本单元,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细致分析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最后一课 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学法指导

最后一课 学法指导。课文写的是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通过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描写,刻画了小学生弗朗士和教师韩麦尔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的爱国感情。学习时,要分析最后一课是在什么情景下上的,和平时的上课有何不同?理解这些问题要用对比的方法,不同表现在哪些地方,如情景气氛的不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