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学案

发布 2023-11-13 12:40:01 阅读 9417

1、商品的基本属性。

能根据商品的含义,识别某物品是否为商品;

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误区: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2、货币。1)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

知道货币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识记货币的含义;

理解并识记的货币的本质;

误区: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金银天然是货币;

2)理解并熟背货币的基本职能。

理解并背诵价值尺度含义;

记住**的含义;

知道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理解并背诵流通手段的含义;

记住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公式;

能将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区别开来;

知道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③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三种职能;

记住货币的职能与货币的本质的关系;

误区:流通手段就是商品流通;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3)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简单了解金属货币与纸币、电子货币各自的优缺点;

背诵纸币的含义;

记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理解纸币的币值与购买力是不同的;

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误区:物价**都是通货膨胀;物价**都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

知道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

了解常用的信用工具;了解支票和信用卡的用途及特点;

4)货币与财富。

知道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背诵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

3、外汇和汇率。

识记外汇含义和汇率含义;

理解人民币汇率升高的影响;

了解稳定人民币币值的意义;

误区:外汇就是外币;

人民币汇率升高对中国有利;

**活动。**活动一:如何区分货币的基本职能?

附:其他货币职能的区别。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活动二:计算题。

1、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的计算。

例1、2、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

例2、3、商品**、价值、货币币值变化的计算。

例3、高考高手第9页。

例4、高考高手第9页。

例5、高考高手第9页。

4、汇率变化的计算。

例6、高考高手第9页。

感悟解题方法:

计算题练习。

经济生活第一课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备课人 张生祥 胡成卿。知识重点 商品的两个必要条件与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与货币的联系与区别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自主学习 1.商品。1 商品是。2 商品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和。3...

经济生活第一课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基础知识 1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 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商品可以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无形商品主要是服务性产品或劳务,如技术 专利 家政 维修等。2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

经济生活第一课

经济生活 第一课测试题。一 选择题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佳答案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 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 和财产损失。为支持日本 和人民抗震救灾,中国 向日本 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首批100吨 价值7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于北京时间14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