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

发布 2023-11-16 11:20:12 阅读 5266

《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佳答案)

1.2023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为支持日本**和人民抗震救灾,中国**向日本**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首批100吨、价值7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于北京时间14日晚运抵日本东京,首批物资包括帐蓬、毛巾被、紧急照明设备等。

我国援日的上述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们有使用价值b.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c.是商品,因为它们有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用于交换。

2.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在全国不少地方同时启动。有的城市地方**对于实行以旧换新的汽车和家电的经销商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旧家电和旧汽车不是商品,因为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②**的旧家电和旧汽车仍是商品,因为它们还在进行商品交换③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鼓励人们遵循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④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这是因为。

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c.质量和**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d.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4.“绿色、健康、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在服装市场,面料健康环保、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废弃以后能够**利用的绿色服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热销的商品。绿色商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

a.其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b.其凝结了较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c.其具有较高的价值d.其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

5.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人们用货币购买的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与用货币支付享受到的服务的共同点是。

二者都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②二者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③二者共同说明了商品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的需要④二者所包含的使用价值是相同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在日常生活经济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住行所需的各种商品都要用货币去购买。回答6-8题6.对货币的产生,认识正确的是。

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②有货币才能买到商品,所以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早③有货币才能买到商品,货币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同时产生的④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7.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150元人民币,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

8.“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经济生活》第一课

金沙中学2015届学业水平测试 经济生活 复习讲义。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一 考点展示。1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a 2 货币的本质 a 3 货币的基本职能 b 4 信用卡的功能 a 5 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a 6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c 二 夯实基础。考点 1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 品的含义 用于...

经济生活第一课

经济生活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试题。一单项选择。1 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是 a刘先生摸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b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酒瓶。c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 d农民自己食用的蔬菜与瓜果。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劳动产品是个永恒范畴,而商品是个历史范畴。b劳动产品不反映社会关系,而商品则反映社会关...

经济生活第一课

经济生活第一课 第四课重点知识梳理。一 考到 的问题。1 影响 的因素。1 供求影响 供大于求,下降 供小于求,上升 2 价值决定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降低 2 变动的影响。1 对生活的影响。商品本身 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