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预案]第一课时。
一、 诗句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单元提示]从这里你了解到一些什么?
1)阅读内容:自然奇观。(2)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感受奇观,了解写法。(3)阅读拓展:搜集资料。
2、知道了这些,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1课《观潮》。齐读课题。
3、钱塘江大潮闻名中外。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曾留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感叹。[出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4、你们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
真那么神吗?
二、初步感知,理清脉络。
1、要求:一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一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由读——逐段读(正音: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横贯、踮着脚、薄雾、风号浪吼)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默读,如果把课文分三部分,怎么分。
出示阅读小贴士:读这样的课文,除了要注意这件事是怎样发展的,分几个阶段,还可以在课文中找一找有哪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句。]
5、《观潮》可以分几个阶段呢?快速浏览课文,可以找找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
6、交流(“这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
7、小结:课文分为3阶段。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潮头过后)
8、在这3个阶段中,你认为哪一部分内容最精彩。(第2部分)
二、 品读“潮来时”
师:那我们先来学学第2部分。赶紧读一读吧!边读边想,划出你从课文的哪句话中感受到了“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景象,读着读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一)随机交流, ]
1、理解“闷雷滚动”
2、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即将到来的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像啊!(齐读),
1、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会说些什么?
2、大家都翘首以待,一起在等待着激动人心的一刻。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起来的。咱们一起来演演,好吗?引出“人声鼎沸”3、齐读。
1、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点出关键词]
2、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你的心情越来越——
兴奋、激动……3、齐读。
1、六七米高,有多高?
2、[**:像白色城墙的浪潮]
3、分组比赛读——齐读, ]
1、“千万匹”有多少匹?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会是怎样的场面?
2、再来看看这浩浩荡荡的浪潮。[示:浩浩荡荡的浪潮的**]
3、师生齐读。
二)回归整体,朗读提升。
1、按顺序读5句话。
现在,你就在江边,目睹着浪潮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声音越来越——响,你的心情越来越——激动,那我们就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四排合作,第一排读第一句;读到第二句时,第二排加进去;读第三句时,第三排加进去;最后一句,全班齐读。(生读得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响。
2、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可谓惊心动魄。怪不得——[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3、[放录象]
4、朗诵第段。
5、尝试积累。
三、 总结拓展:
1、[机动]为什么钱塘江的潮水会比其他地方的潮水更壮观呢? [看资料袋]
2、总结。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
1、猜成语:
1)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人声鼎沸。
2)风和浪都很平静。——风平浪静。
3)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一起。——水天相接。
4)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齐头并进。
5)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山崩地裂。
6) 形容水势很大。——浩浩荡荡。
2、小结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中,学习了课文段,有幸观赏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天下奇观,八月十八的钱江大潮果然名不虚传。大家学得不错。那么课文自然段还写了些什么呢?
这节课老师想交给大家自学。你们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说说你的感想,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自由讨论)
二、略读“潮来前”“潮来后”
1、学生自由读讨论。2、交流:
a、这里课文是怎么把“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写具体的?
b、抓住“越往东越宽”这个词插入“资料袋”理解比较合适。
2)生:人山人海、翘首以待……
a、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什么?(大潮来临)
b、那我们就不让大家失望,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展现在大家面前。——齐背第段。
3)生:余波也非常有气势。
a、学生朗读。
3、回到第一段。
潮来前,江面依然平静,给人以宁静而带有几分神秘的感觉,你说奇不奇?潮来时,声音大,气势壮,奇不奇?潮来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江水**两丈来高,你说奇不奇?
难怪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生齐说,师板书)
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
四、写作方法指导,习惯培养。
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
2、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吗?
3、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有如置身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
五、作业。1)必做:课堂作业本。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成因。熟读全文,有感情地背诵两小节。
选做(2项以上):a、查找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合作完成研究性报告。b、仿写具体描写景物的一个片断。
c、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d、积累关于描写山水的好词好句。《中国名胜经典》。
板书:一天早上) 潮来前风平浪静。
观潮午后一点左右) 潮来时惊心动魄(远——近) 天下奇观。
时间。霎时) 潮去后余波未息。
课后反思:课文中,作者运用了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怎样让孩子们感受到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是本课的重难点。
但是学生对如此壮观的大潮几乎毫无所知,我从发给他们书本那天就叫他们回去搜集有关钱塘江的资料,可以问亲人朋友,可以从课外书中查找,可以从电视新闻上得知,当然还可以从电脑里阅得。从结果来看,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对本课的学习帮助还是挺大的。
孩子们对潮来时的描写特别感兴趣,因为它那么直观,那么生动。让他们读后,就让他们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虽然没去过,虽然不能现场感受,但是能结合词句那么想象一回,也是生动的。我想在孩子们的脑中,至少已经有好多个版本的“钱塘江大潮”了。
在大量的读、说,体味、想象后,钱塘江潮水在孩子们的闹中留下深深的印象。这时,我出示了录像,**钱塘潮水,加深对课文句子的理解。
不过一堂课下来,感觉自己对课堂的几个地方把握得不好:虽然是四年级。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不够重视。
对个别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对学生的理解,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读的方面,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做的不够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 观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潮 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
导语 观潮 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 观潮 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参考!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 观潮 教学反思 一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生活经验上的不足,可以借助情景模拟,情景再现,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得到满足,从而加深了学...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
导语 观潮 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 观潮 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参考!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 观潮 教学反思 一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生活经验上的不足,可以借助情景模拟,情景再现,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得到满足,从而加深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