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理健康,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大学生是否具备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不仅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还直接关系到个人潜能的开发与利用。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如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抑郁、神经衰弱,以至分离、孤立、逃避等。
问题的发生与存在并不稀奇,毕竟社会生活是复杂难料的,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令人惊讶与不解的是现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异常集中性与日益突出的迅速发展势头。连一些多年做学生工作的老师也不免疑惑:
现在的学生怎么变得这么不堪一击?为此,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原因上的分析与**,将其解释为处于青年早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成熟,现今大学生面对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增大等等。这些都很有道理,但只强调客观存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显然不够,要想改变大学生心理的不良现状,我们必须从主观可控的方面寻找原因。
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我们忽视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即当代青少年所接受的情感教育具有性质上片面、总量上不足的突出特征。
1 情感刺激的片面化当今大学生之所以变得这么脆弱,甚至经受不住一些本属正常范围的压力,是因为他们所成长环境的保护作用过于完善,致使他们只接受到片面的情感刺激。这种缺乏全方位情感锻炼的结果,正是社会习性学家洛伦茨所提出的“情感暖死亡”。人的行为跟所有其他动物的行为一样,都是受刺激—反应规律制约的。
刺激本身及其所引发的反应结果都对行为有影响。有些行为可以带来快感,引发人的欲求;有些则会导致痛苦体验,引发人的厌恶。“趋利避害”或者说“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
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达成社会化的。但如果过度追求快乐,长期处于愉悦的刺激情境之中,就会使快乐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因而不得不持续寻求新的、更强烈的刺激;过度避免痛苦则会使人精神脆弱。人的感觉器官本来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它会遵循“欲求—厌恶”法则,对比、衡量所付出的代价与所得到的收益,做出恰当的决策。
比如很多人都懂得,为了追求更大的快乐,暂时忍受一些痛苦也值得。迈入大学校园开始新的成长历程,自身定位需重新调整,学习方法要快速转变,感情遭遇不顺利,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离开家长庇护产生失落感,家长期望与社会竞争环境带来心理压力,以及同学间生活上的差异等等,这些固然都是会引发不快体验的因素,产生心理上的波动是正常的。但某些大学生却会感到承受不起,充分证明其自身心理能力的不足。
原因在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营造的安全港湾里,痛苦方面的感觉由于缺乏必要的刺激,已经相当“灵敏”,反应阈限已降到很低。所以只要一个轻微的刺激就会引发强烈的反应。也正由于缺乏此类经验,所以一旦不得不独自面对一些棘手的生活事件,便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产生烦乱。
从现时情况看,多数大学生的情商水平的确有待提高。归根到底,是他们缺乏情商训练,即教育中快乐与痛苦两方面的训练没有平衡的后果。
2 情感刺激的总量缺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并不仅仅是由于愉悦情感体验过多,它还是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关系疏远,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缺乏权威认同的后果。权威认同也是一种情感关系,也发挥着重要的情感教育作用。虽然我们不主张强行压制孩子的反叛倾向,但个体早期的社会化仍旧需要一定的文化价值参照、约束。
父母是文化传递的主要力量。而榜样、权威又可以发挥柔性引导作用。因为人都渴望归属于一个等级体系完备的团体,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尊敬、赞赏的权威形象,这是“爱”的基础,是人的本能需求。
因此父母与孩子保持亲密联系、为孩子确立权威,正确引导他行为处事,对其一生的健康发展都有好处。尤其从中学到大学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初步形成、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很需要与人的沟通。然而在科技不断进展、家庭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的现代社会,各种变化促使家庭功能弱化,父母与子女间联系减弱。
现代的母亲再不可能把全部时间都用于孩子身上,而现在的青少年独生子女又居多,在家庭中更缺少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孤立的状态阻碍了孩子与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与情感交流,结果便导致孩子自我封闭、不愿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及日后严重人际交往能力的减弱。一旦他们的愿望与现实的差距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情绪上的困惑,产生焦虑、紧张、苦闷、沮丧等心理障碍,有些同学甚至表现出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等人格障碍。
现代的父亲由于工作地点、劳动性质的变化也再不可能有时间与机会对孩子言传身教,孩子便对父亲的权威地位无深刻认识,心理上缺乏一个“正常的领导”,却深切体会到比自己稍大一些的孩子在小群体中的力量优势。于是,当成长中对可亲、可敬权威的需求无法在家庭中满足时,个体就会亲自扮演这样的权威、领导,这便导致“小皇帝”的产生,也是很多青少年任性、不独立、意志薄弱的原因。当这种需求无法在正常的主流群体中获得满足时,个体就会在非主流、反主流的群体中寻找,这便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青年人要加入犯罪群体的原因。
青少年从小缺少与父母、同辈群体的情感互动,正当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为他们未来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埋下了隐患。
3 缺乏正确的教育导向我们对日常事件所做出的很多心理、行为反应都是特定人生发展阶段规律的作用。教养完备且良好的人,应当154重庆工学院学报在他的情绪、行为中体现人类本性以及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特征。但当今大学生不仅在处事方面呈现过幼稚化状态(如挫折耐受力差,独立性差,焦虑、压力等消极心理的易感性),而且本来应该体现人类本性的行为也出现变形(如缺乏宽容精神、合作意识,不懂得理解与体谅他人)。
这是由他们从小一直缺乏必要的有益情感联结,仅有的一些情感刺激又主要集中于愉悦性体验所造成的。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如日本家庭社会学者望月嵩所指出的,综合父母和子女各自的有意和无意进行教导和学习。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有很多都是在家庭成员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的。
父母以怎样的一种心态对待他人和社会,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他们的性格如何,家庭气氛如何,父母的养育态度如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对社会的态度,所以无形的教化绝对不能忽视。由亲身经历而获得的快乐/痛苦体验是无形教化中必不可少的方面。因此,给孩子创设充分而全面的情感刺激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在我们现有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具体需努力改善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父母首先应该在根本问题上给他们以必要的约束,不能事事顺着他们。让孩子适当体会一些挫折、烦恼,使其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掌握抗挫折技巧、学会调节自身情绪状态,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孩子毕竟不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让他们在年轻时经历风雨,才会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状况,一方面是其所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大学生自身应加强自我修养,合理调节情绪,正确对待挫折;另一方面,更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教养方式、教育理念作用、影响的产物[6]。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在把握人类成长、成熟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秉持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态度,修正教育思想中的错误,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创造更科学的情感锻炼环境。
大学生心理
2009 2010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生心理学 期末作业。姓名 徐菲。班级 土木工程10班。学号 2008010105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试对策。一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指存在于大学生之中,因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 心理障碍造成大学生心理异常的问题总称。心理障碍指一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
大学生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自我人生定位。自我描述 本人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喜欢留着一头长发,在热的时候喜欢短发,所看到我的发型就知道春秋冬夏。我很喜欢新鲜的感觉,就如我的名字,初中的时候认为自己喜欢气宇轩昂的人,所以自己的初中名字就是李宇轩,高中的时候第一次上课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明哲,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这个名...
大学生心理
夜深了,只有在没有喧嚣的时候,我才有时间分配点给我自己。不能说我忙碌,只是突然从高压状态中解脱出来的我对空闲时间有点爱不释手。我爱写东西 惭愧于不能发表一些好文章 可是就是难以逃脱那种哀怨缠绵的魔圈。一开始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总感觉自己是孤独的,与世界隔开的。我总表现得高傲和冷漠。后来才尴尬的发现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