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02有趣的乘法计算

发布 2023-05-21 04:20:28 阅读 5921

有趣的乘法计算。

无锡新区实验小学顾丽英。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归纳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课前**:最强大脑“人脑pk计算机与珠算高手”(5分钟**)

一、激趣导入。

1.竞赛激趣。

小朋友!课前,我们一起**了兄弟两用人脑战胜计算机、珠算高手的精彩片段,你觉得他们厉害吗?(厉害!

),我们现场也来个比赛,怎么样?我们不比这么难的,就比刚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全体小朋友组成一队,跟顾老师pk。

只要有一个小朋友比我算得快,而且算对,就算你们赢。

2.引入新课。

(1)你知道我为什么可以这么快吗?观察这些题目的乘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呀?(都是两位数和11相乘)

(2)像这样,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会有什么特点呢?你们想不想掌握计算的规律啊?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乘法计算中的有趣规律。(揭示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二、**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两位数和11相乘。

1)自主探索。

看!这儿有三道两位数与11相乘的算式,请小朋友在**单上列竖式计算。

校对得数。学生小组活动,讨论比较。

仔细观察、比较积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有什么关系,同桌讨论、商量。

(2)比较发现。

谁愿意到上面来指着竖式说说你们的发现。

①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②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百位上”的数一样。

③积“十位上”的数呢?它又和谁有关系呢?(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3)小结,表述规律: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在观察比较积与乘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位数乘11的积与一个乘数之间的特殊关系。

不过,这么长的三句话,让你一下子说完整,你觉得怎么样啊?(有点烦)

我们以24乘11为例。

小结概括:“两头一拉,中间一加”。

(4)完善理解。

请根据这个发现直接完成下面的填空。

根据你的发现直接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发现,小朋友们第一题都快速地完成了,填“5”,5哪来的呀?(2和3相加)很会用规律。

有的小朋友怎么停住不写了呀?是不是碰到什么问题了?没关系!有问题大家一起来**。会提问的小朋友可是数学学习高手哦!

原来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呢?

看来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还不完全适合这样的情况,你有办法知道这三题的正确答案吗?(列竖式计算),好办法!我们赶快来列竖式计算一下这几题的正确结果。

校对竖式结果。

回答刚才的疑问(当个位和十位上的相加满10,就要向百位进一)。

⑤完善规律:两头一拉,中间一加,“满十进一”。

5)分析原因。

我们以24乘11为例,从竖式中来分析:

积个位上的数怎么会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呢?你能来指着竖式来说一说乘积里的4是怎么得来的吗?

积百位上的数又怎么会和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呢?请看着竖式说一说,积里的2是怎么得来的。

积十位上的数怎么会是原来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数的和呢?谁能来指着竖式说一说。

那其他算式中的道理也一样吗?

6)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观察两位数乘11的积与乘数的特点出发,在比较中,我们发现了它们的积与一个乘数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计算验证完善了我们的理解,这个规律用简洁的话表达就是:两头一拉,中间一加,“满十进一”。

7)速算挑战。

算出答案后,直接写在**单上。

恭喜你们,不仅算得对,而且算得快,现在你们感受到计算规律的神奇了吧?

(8)提升小结。

同学们!在探索计算中的规律时,我们需要观察参加运算的数和结果,并且通过比较找到他们的关系,有了新的发现后,还要用计算进行验证。

2.头同尾合十的计算规律**。

出示:22×28,35×35,56×54

(1)观察比较。

找出下面每题中乘数的特点吗?

a. 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

b. 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

小结:这样的乘法算式,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头同尾合十”。

你能解释一下这个名称吗?(什么是“头同”?什么是“尾合十”?)

②那这些算式的乘积又会有什么特点呢?请小朋友们列竖式,计算结果,校对结果。

讨论他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

提问:积的末两位数是怎么得来的?末两位前面的数呢?

(2)发现规律。

①乘积中末两位数,他们分别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来的?(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

简单地说,就是“末两位尾数相互乘”

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又会和谁有关系呢?(乘数十位上的数乘比它大1的数)简单点说就是“前面数头数与哥乘”。

3)明晰规律。

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校对答案。列竖式计算验证。

教师提问:a. 15×15=225,百位上的2是怎么算出来的?

b. 2021中20是怎么得来的?

c. 69×61=4209,个位上不是9×1=9吗?哪来的0啊?

从竖式计算中,我们可以肯定这个0是必须有的。

通过计算验证,我们对这个规律理解得更加透彻了。

(4)小结。

同学们,这一次,我们从观察乘数的特点出发,发现第二个规律中的乘法算式都是同头尾合十的,这样的乘法算式,我们从观察积与两个乘数出发,找到了隐藏在其中的奥秘:末两位,尾数相互乘,前面数,头数与哥乘。

有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快速运算头同尾合十的乘法了。

2.应用规律,快速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

(2)校对结果。

(3)仔细地观察这些题目,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呀?

a.每组第一题两个乘数个位上都是4和6。

b. 每组第二题两个乘数个位上都是5。

c.每组十位上的数相同。

d.下一题的得数比上一题的得数多1。

(4)讨论:为什么两题的得数会相差1?你能用刚才的规律来解释一下嘛?

(5)为什么不比前面部分?(每组十位上的数相同,所以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肯定相同。)

(6)回顾刚才计算的35×35和56×54,你能根据35×35=1225推算出一个得数比他小1的算式吗?(34×36=1224)那你能根据56×54推算出一个比他得数大1的算式吗?(55×55=3025)

其实这个相差1的原因,以后我们还可以运用代数知识直接证明。

三、本课总结,拓展研究。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发现了乘法计算中两个有趣的规律。

研究这两个规律时,我们都是运用了观察,比较,计算验证等方法,所不同的是,研究两位数与11相乘时,我们重点比较的是积与一个乘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同头尾合十的乘法是,我们重点比较的是积与两个乘数之间的关系,回顾研究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吗?

其实乘法计算中的规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运用今天的“观察,比较,计算验证”等去探索更多有趣的规律。

看!这儿就有几个例子,有兴趣挑战吗?

附:板书:有趣的乘法计算。

乘数。观察。

积 积与一个乘数。

比较。积与两个乘数。

验证 (计算)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追问 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师小结 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 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 出示题目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4 出示题目 64 11 提问 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追问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再问 为什么百...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

1 照例子,算一算。例 12 29 计算 17 3918 49 2 计算下面两组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的发现,快速计算下面各题。3 照例子,算一算。例 36 21 计算 54 3167 41 4 快速计算下面各题。5 算一算,比一比,他们的乘积有什么规律?2 规律。3 验证 4 你发现了什...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

有趣的乘法计算。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些有趣的规律。一 教学目标。学生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后,发现乘法计算的规律 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准确的计算。二 教学重点难点。发现乘法计算的规律 计算过程的准确率。三 教学过程。活动。一 两位数与11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