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小学数学远程研修课程简报 第五期

发布 2023-05-13 14:56:28 阅读 7921

江城子· 研修。

暑日难得几分凉,起骤雨,息骄阳,研修路上,尽是好风光。

更阑烛短为君忙,沧月坠,鬓微霜。

闲云收尽浊酒藏,梦魂归,乘风望,凭世潇洒,不负少年郎。

碧海蓝天任翱翔,桃李园,续辉煌。

章丘市福泰小学李宝亮)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认识与做法。

吴正宪郑庆全梁娟。

在《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中,第。

一、二学段“图形与几何”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运动变换等知识,这些知识成为人们准确描述现实世界空间关系,解决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必备工具。

这四个方面的教学要求各有所侧重,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使命。

课改以来学生在空间观念方面有明显长进。

课改初期,实验稿的数学课程标准加强了空间图形领域的要求。在首批课改教师培训时,有专家说,试验表明:孩子的空间观念发展的最好时段在6—13岁。

因此,要将很多与空间观念有关的内容下放到小学提前渗透。课改进行了10多年,回头看几何部分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在空间观念的发展方面,是有明显长进的。举个简单的例子,《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通常会有一类题目,下面哪个折起来能围成一个长方形?

以前每每遇到这样的题目,有困难的学生很多。而现在的学生则反映快而准确。追究学生空间观念好起来的原因,一是这部分教学内容上的增加,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在图形运动、立体图形、观察物体(即三视图在小学的渗透)等方面充分体现。比如:不同方向看物体、图形运动、方向与位置、数对确定位置,还有从一年级就开始认识立体图形等等,这些都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是教学中广泛的开展观察、操作、想像等活动,也为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做中学”“活动经验积累”等理念,给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分。也许因为课改的理念在这部分教学中比较容易体现,所以这类课题就成为老师们上展示课的最佳选择。

这部分课的研究较之其他领域先行,所以相对成熟一些。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点滴做法。

聚焦空间观念培养,我们的基本观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几何知识的习得而言,空间观念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二是空间观念的培养离不开观察、操作、想像等活动,但并不意味有了它们,空间观念自然就来了,必须有思维的参与才能生效,也就是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思考,去表达。举几个例子说说。

一、想象活动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主要途径。

曾见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例,想像环节很“亮”。在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之后,引导学生:

在脑海里想象长方体的样子;

在擦去棱的过程中想象长方体原来的样子;

根据长、宽、高想象长方体的6个面,根据所给数据,想想它是什么。电脑出示:长、宽、高分别是10米、2.

5米、3米,普通教室、公共汽车、家用冰箱。为什么不是普通教室呢?你们觉得哪个数据不符合?

一系列持续的想象活动使得长方体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清晰的表象。

二、纵向建立联系,形成完整的空间观念。

曾经听过一节几何计量单位的复习课,在梳理完知识点之后,教师手拿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问:这是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谁能从长度、面积、体积三方面各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这个正方体?学生的描述逐渐完整而清晰,很抽象的一维——二维——三维的观念就在描述中形成。

三、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在图形的认识活动中,联系生活是常见教学环节,与生活的联系能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的特征,在提取表象、分析对比中,综合运用已经积累的经验,来进一步提升空间观念。例子很多,就不再赘述了。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做法的课例解读。

我们以王红老师指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张春老师指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两个课例为素材,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构建几何图形表象。

从心理学视角看,与空间观念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有空间知觉、空间表象、空间想象和空间能力。空间知觉是空间表象的基础,空间想象是空间表象的发展。表象处在“承前启后的地位”,同时作为一种信息表征,它在记忆与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从知觉到表象、再到想象,这三种认知水平是递进发展的。皮亚杰等人研究认为,空间表象是通过儿童主动和内化行为逐渐组织而构建起来的,然后导致了运算系统的建立。因此,空间表象是来自于环境的、早先的操作活动的积累。

教师要善于创设想象的空间,采用多种方式,拉长放大想象的过程。

儿童的几何不是论证几何,更多的属于直观几何,而直观几何是一种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因此,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儿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尝试搭建、选择分类、组合分解等活动来增加、积累自己的几何活动经验,丰富自己的想象。

王红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学生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之后,设计了“拼搭长方体框架,理解长宽高”的环节。要求学生先选择合适的小棒,然后再动手拼搭一个长方体框架。这就需要学生在脑中要构建起长方体模型。

同时搭建结束后,老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多次想象和交流:拆掉一根、再拆掉一些、直到剩下3根、2根,你还能想象出长方体的样子吗?最后学生在想象、交流和验证中,发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相较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确定的,从而引入了“长宽高”的学习。

还有后面的两道练习题目,由抽象的数据想象生活中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张春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汇集了群组教师的智慧,立足于研究主题,通过看、想、展、摸、说等环节,建立表象,**计算规律,发展空间观念。其中,“看”和“想”两个环节是为了建立表象,“展”和“摸”两个环节是为了感知表象,“说”是为了概括表象,从而发展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意义的表象。

2.体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空间观念。

新课标(2011版)总体目标第二条提到:数学要体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两节课中体现了如下的联系:

一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接,体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教的痕迹很弱,设计学的环节别有用心,由预设到生成,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思维外显的做法尤为突出,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有序思考、抽象概括相联系,让操作的价值最大化。操作是一种最好的建立空间观念的手段,没有操作就没有经历,没有经历就没有感悟,必须让学生经历“操作—内化—应用”的过程。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和形成空间观念更多地依靠动手操作。

让学生经历几何建模的过程和发现、**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至关重要。

三是三维空间和二维空间的联系。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呈现出的是一种“由体到面,再由面到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材安排;而教学活动中突出的是引导学生经历体与面的转化过程,感悟体与面、体与图之间的联系是空间观念培养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用二维空间去刻画三维空间,体现不同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图形的转换中引导学生观察、抽象、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四是重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教学中老师从知识、方法的整体性、结构性上考虑,凸显了图形认识的基本方法和角度,把图形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教给学生,从而实现迁移 。

五是大胆尝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同时让学生**,凸显了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区别,沟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课把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起进行研究,出发点就是强化对比,促进学生在抽象的过程中深度思考,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深度把握。有比较就有鉴别。

整体结构化的认识对于学生建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3.聚焦主题,环节设计巧妙,由浅入深,共同承担培养空间观念的任务。

皮亚杰认为,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

王红老师首先从实物入手抽象出几何图形,接下来小组从“面、棱、顶点”三个维度进行**,每一次的教师驻足提升值得关注!拼插长方体框架的环节体现了学生的学以致用和真正的理解。是呀,会背特征就是理解吗?

会学以致用,能拼出一个像样的长方体才是真正的理解,王老师善于捕捉错误资源,其实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的练习环节也值得回味,把抽象的数据和生活中的立体实物相联系,既是学生所积累表象的再现,也是模型思想的具体体现。

张春老师首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情境作为素材引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得出表面积的意义,这是第一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二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借助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分别**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第三次空间观念的培养就放在了学生结合列出的算式及展开图抽象、概括、归纳出计算表面积的方法,第四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是巧妙设计了有层次的应用练习。

总之,两个课例的活动设计突出主题,环节安排突出空间观念和抽象能力培养,是值得不断咀嚼和回味的。

在平面和立体、二维和三维的双向转换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省专家朱良才。

关于空间观念的培养,在小学阶段,从一年级就开始着这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学习,让学生们从视觉、触觉中初步了解平面与立体、二维与三维的最初映像,可以说,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也正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空间观念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理应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如何培养空间观念,如何实现平面和立体、二维和三维的双向转换确实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空间知觉——先入为主。

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立体和远近等特性的知觉。这个美丽的世界要靠学生的眼睛去发现,学生在生活中搜寻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等实体图形的过程,就是空间知觉建立的过程。为锻炼学生的空间知觉,作为老师,应更多与生活中的实物相联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中,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如篮球、乒乓球、粉笔盒、牙膏盒等常见物品中选取素材,鼓励学生进行观察、触摸、分类等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了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再比如:长方体的认识,从认识一个面到认识六个面组成一个长方体,然后再把一个长方体展开,从而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再从三维到二维的转换过程。

二、空间表象——初步领悟。

空间表象在空间观念的建立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了表象才能有了印象、映像,空间图形才能在大脑中建立初步的“相片”,并形成平面与立体等图形的“资源库”。

比如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只有学生建立了充足的二维与三维的“资源库”,这样学生才能够从整体的角度,从联系的角度来看这些面、棱、顶点,从而真正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表象。

三、空间想象——深化感知。

一般来说从知觉到表象、再到想象,这三种认知水平是递进发展的。皮亚杰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

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

2023年山东省远程研修

烟台8班简报。指导教师姜品甲黄占堂。开篇寄语。夏花灿烂的时节,伴随着窗外的酷热,我们网上研修的氛围愈加热烈。在这里我们共同努力,放飞我们的梦想 在这里我们乘着实践与真理的风帆,开始深邃 远游的启航 在这里有我们关怀与友爱的话语,有我们勤奋与真实的足迹,有我们研讨与忙碌的身影。这里是我们烟台八班同心耕...

2023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总结

观课报告。本学年我的远程研修观课是小学的加减法 数学广角简单推理 比的基本性质 圆形平移。今年研修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专家和同行们的许多经验和案例,感受了指导老师的认真和辛苦,享受了指导老师的鼓舞和帮助,我的精神受到很大鼓舞,这些都催我奋进。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

2023年山东省小学语文远程研修专题六业务学习指南

学科业务指南 专题六 一 填空。1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写作教学的新理念,其核心是。年修订版大纲和2001年的 语文课程标准 都明确规定了小学生作文是 3 小学生习作,从表达方式来说,鼓励自由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中年级学生习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高年级则要求写作文和作文。4 语文课程标准 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