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是一项集体艺术,能促进同学们相互的协调与合作,增强他们对**的感知和审美能力。然而二声部合唱的要求是听起来和谐。每一个声部的人要求就如一人唱的。
一、合唱出现的问题。
1、学生的**基础、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参齐不齐。
2、二声部合唱歌曲的第一声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调比较顺畅,音区又较高,学生易听、易唱、易记,而第二声部往往正好与此相反,这就使班级合唱常常因第二声部唱不好而失败。
3、学生的合唱观念淡薄,甚至误认为齐唱就是合唱,缺乏对于和声音响听觉的培养、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的成功经验,因而兴趣不高。
二、改正问题方法。
1、“平行”地教唱两声部。
对于一首陌生的两声部歌曲。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可以把两个声部分别作为一首歌曲来学习,让学生平行地学唱两个声部,然后让学生分声部合起来,以形成合唱。例如合唱歌曲《小鸟小鸟》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为齐唱,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可以先将齐唱部分的第一乐段与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合起来教唱,好象就是一首歌曲,唱熟后,再练习接唱第二声部,也像是一首歌曲那样学习,重点练习由齐唱进入合唱时第二声部的旋律衔接。
等“这两首歌曲”都学会,并练熟后,这时让学生合唱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教法能较容易收效的重要原因是首先让学生绕开了“合唱难唱”“第二声部难唱”等思想障碍,当进入合唱时,他们发现一切都已掌握了,合起来很顺利,一听到自己的新鲜音响效果,信心与兴趣俱增。
2、先教第二声部。
学生对曲调的印象,常有先入为主的情形。既然总是第一声部本身易给他们以较深的印象,我在教学之初就暂把第一声部放在一旁,先教第二声部,可以把二声部先拿出来让学生模唱或做发声练习,待学生对第二声部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教第一声部。这也就是说。
对于两声部的教学不能平均用力,要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作不同安排。这种安排的顺序,并不是按主旋律,副旋律的地位,而恰恰相反,这里是以“先难后易”为原则,以利于学生唱好合唱为前提。
3、利用器乐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器乐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小白船》二声部歌曲时,因为旋律节奏较为简单,就可以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
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可以比较好地得到解决。
4、教师与不同声部合作的辅助训练。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曲时,可以先由老师奏或唱第二声部,与担任第一声部的学生合作,以后让学第二声部的学生先轻唱,再逐渐放开声音地跟自己一起唱,当感觉到第二声部的学生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或唱随机地大声变为小声,完整地变为要在某些音“搀扶”一下,待达到“火候”时,再让学生两个声部合起来,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必要时候,教师可以反过来辅助第一声部,使之能顺利地与地二声部合作。
5、强调唱谱。
是在同节奏的二声部歌曲中,两个声部的唱名不同,比较容易分辨,而唱歌词时只有音高上的区别,词是完全一样的,学生便易混淆。如果不认真地教唱谱,或马马虎虎的教谱,甚至直接教学歌词,势会事倍功半。
6、加强二声部听觉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和声听觉,形成良好的音准、节奏感是二声部合唱成功的关键。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
一、和谐是合唱要求。所以,合唱要求音准的绝对准确,合唱的音准训练由浅入深地进行,先练习旋律、音程,利用一组唱根音,另一组唱冠音的方法,再过渡到和声训练,要求学生做到监听另一个声部的音高及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
从听辨和声音程开始,培养学生灵敏的和声听觉。
我认为,要唱好二声部合唱,没有灵敏、准确的听觉是不行的。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听觉的训练,特别是对和声音程的听辨与听唱。在和声音程的听辨中,首先训练学生听辨并能区分出单音与双音,以及双音的每个音高。
如:教师弹出和声音程13,让学生听这是几个音发响,并与单音的旋律音程1和3相对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双音与单音的声响效果的区别,随后让学生听辨并唱出双音13中的每个音高。在听辨和听唱双音时,应先听唱根音。
为了让学生容易听辨出根音,教师弹奏时,根音可比冠音强一些,以突出根音;待学生听唱好根音后,再听唱冠音,然后分两个声部将两个音同时唱出来。这样经过几次训练,学生就能容易听辨出根音与冠音。学生有了听辨单个和声音程的能力之后,就可将二至三个和声音程连接起来进行分声部听辨、听唱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会发现学生的听觉一下子变得灵敏多了。
在二声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辨高、低声部旋律的能力。
听辨和声音程的目的是要给学生灵敏的听觉,从而在合唱中能听辨出自己所唱声部的旋律音高,不至于跟着其它声部跑。当学生在第一阶段的训练中有了听辨和声音程及和声音程连接的能力之后便可进入听唱二声部旋律阶段。
方法是:在唱二声部时,教师将二声部旋律同时弹出或唱出,让学生听辨并唱出其中的低声部,待唱好低声部后,再唱高声部,然后高、低声部合唱。合唱好第一句,再依次合唱第二句、第三句……最后连起来唱。
对难点处可让学生多听辨或采用先弹奏出要唱的声部旋律并让学生记住,再同时弹奏高低声部让学生听辨的方法。由于合唱时高声部较明显,低声部不太明显,所以要加强低声部旋律的听辨和听唱。听辨低声部时,可将低声部旋律弹得响一些,高声部旋律弹得弱一些,以便于学生听辨。
7、 合唱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可适用于歌曲难易程度上,以及教学进度的快慢上。虽然**教材上的合唱歌曲已安排好,但教师仍可依据学生知识水平现状加以调整,这样做能减轻学生畏难情绪,增强学习兴趣。避免麻木教学,使合唱教学更具科学性。
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视歌曲难度有所区别。简单的歌曲进度可稍快些,难度在的则宜慢些,但不管难易,都不要急于求成。那种在单声部旋律没有唱熟之前,就急着进入合唱的做法无疑会导致反复炒冷饭的结局。
其害处是会使学生不但两个声部和谐不起来,甚至,最后连单声部都不能唱完整,那样就完全丧失了合唱教学的意义了。
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教材中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安排二声部合唱教学内容,所选二声部歌曲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很多歌曲也有较高的难度。所以,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抓好二声部合唱训练。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在音准、节奏上的准确性,培养学生对多声部**的感受能力,建立和声的初步的概念,体会声音的均衡与统一,这对于学生日后更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也为学校组织大型的合唱队奠定一定的人才基础。
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合唱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参差不齐,识谱视唱能力的欠缺,教师在教唱二声部时常常束手无策,以致于没有好的教学效果,不得不省去第二声部,把二声部歌曲当作单声部歌曲来处理,这样学生就无法接受二声部合唱的基本训练。合唱教学在正常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这对于学生是有害无益的。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通览全部**教材,对教材的框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从声音到识谱及节奏感进行系统的训练,逐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良好的演唱歌曲的意识,比较准确地演唱二声部歌曲,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现在就几年来自己的一点做法进行一下总结。
对学生二声部合唱意识的培养。
现行教材中对二声部合唱教学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安排:低年级主要进行节奏和音准的训练,简易的识谱视唱是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中年级逐步加入了二部轮唱练习,另外还加入了简单的二声部合唱的训练曲,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高年级段二部乐曲基本上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但也有例外,个别乐曲之间难易差距较大,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安排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教师在自己的心中要有一个整体的训练计划,从低年级要注意加强音准、节奏和识谱的练习,更要注意声音的训练,要特别注意纠正学生大喊大叫演唱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发声的习惯。平时注意把各种练习结合在一起,课上指导学生坚持长期练习,这就能为后来更好把握合唱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了良好的开端就有了成功的一半,中高年级段教师就要在继续巩固音准、节奏及声音的基础上,逐步加入二声部轮唱及二部合唱练习,许多乐曲的二部练习都是在歌曲的高潮或乐曲的结尾几小节,不能忽视,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的合唱意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怎样提高学生分声部练习的技巧。
没有经验的教师常直接给学生分声部,然后,学生分声部直接演唱歌曲歌词,这样做的结果是学习速度可能快了点,但是效果却并见得多么好。而再接触另一首新歌,教师还要费同样的精力;另一个问题是一组同学在练习,另一组同学无事做,容易造成课堂秩序乱,这样做的结果,不能让学生对不属于自己声部的旋律有一定的认识,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整体掌握两个声部,基本熟悉乐曲之后,然后再分声部演唱,这样学生不但把握好了自己的声部,也对对方的声部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学生能胜任两个声部的演唱后,教师再注意倾听学生所演唱两声部的效果,或让学生站在讲桌旁倾听,指出其中演唱不足及原因以及改正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多种方法综合训练,能有效提高合唱效果。
小学生接触到二声部歌曲教学,常常体会不到和声的美感,加之二声部训练所需时间较长,学生一般难于对训练过程产生长久的兴趣,所以,教学效果会事倍功半。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让学生经常欣赏一些合唱的曲目,让学生体会和声的效果,渐渐提高学生对和声的认识。
对一首乐曲,除了让学生分部合唱外,还可以采用师生重唱,学生二人重唱,小组合唱等不同形式,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演唱形式的演唱效果。还可以把不同的演唱录制下来,指导学生听辨效果,比较不同演唱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另外,教师的个人演唱水平高,伴奏效果比较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兴趣。比如,对于刚接触到的乐曲,教师优美地演唱,或在键盘上把曲子二声部完整地演奏下来,这样做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曲子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自信心。学生唱熟旋律后,还可以由学生演唱某一声部,教师用钢琴演奏另一声部,或教师为学生在演唱二部旋律伴奏时,可以根据学生演唱声部所出现的音准及旋律的问题,随时用伴奏提示,帮助学生把握**。
当然最高水准还是指导学生在把握好音准的基础上进行无伴奏合唱,这也是提高学生合唱技巧的有效手段,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声音的稳定性,达到更好的教学境界,当然这一步要求学生有非常高的**表现能力。
总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把歌曲的二声部演唱教学,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进行教学,这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我们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一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以满腔的热情,不懈的努力投入到**教学之中,为提高我们国民的整体的**素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学会用轻声歌唱;
2、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听音训练,从单音到旋律音程再到和声音程,并多进行二声部音程模唱训练。
3、多听多声部的合唱作品,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意识;
4、选择简单的二声部歌曲入门;
5、练习时将乐感好的学生安排在副声部(一般是低声部)和声部交接处(一般是中间),副声部的人数稍微多一些,等到学生具备初步的二声部合唱能力后再逐步减少人数,做到声部平衡;
6、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逐小节练习到逐乐句练习,肯定学生细微的进步;
1、让学生先学唱第二个声部,再唱第一声部,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跟着主旋律跑。
2、分声部分教室训练。
3、进行音程的合唱训练。
4、轻声合唱训练。要求同学们用耳朵听对方的声音。
5、到唱词时,如果有走音的情况,就反复唱谱直到背熟,再唱词,或是单独将错的地方反复练习,一定回解决的。
6、要求学生一定要按拍子打准节拍,要求老师有敏锐的耳朵。
1、轮唱。包括简单歌曲的轮唱和音阶的轮唱。
2、同时演唱两首歌曲。比如我让学生分两组同时演唱《小雨沙沙》和《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演唱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听另一首歌的声音,以此训练学生的二声部能力。
3、低声部是简单固定音型的歌曲。
合唱声音训练的重点
摘要 在声乐艺术中,独唱讲个性,合唱求共性。虽然发声原理是一致的,但合唱在用声上要受多方面的制约,如男 女 高 低各声部的统一音色 要有规定的气口 要有群声吐字唱词的一致性 等。关键词 合唱 训练。合唱的基训学问多 难度大,必须有计划 有步骤 要有目的地抓住重点进行严格的训练。一 呼吸。一 静坐练习...
合唱声音基础训练之我见
作者 马孟楠。北方 2017年第16期。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合唱在歌唱技术上的训练方法,从呼吸 发声 共鸣和咬字四个方面进行 和研究。关键词 呼吸 咬字 共鸣 发声。中图分类号 j61 文献标识码 a 对于歌者而言,拥有良好的嗓音条件是完全不够的,演唱者要想成为真正的声乐艺术人才就必须要从各个方面不断...
浅探合唱声音之训练
关键词 合唱声音训练合唱的状态合唱气息运用 摘要 本文从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唱歌的发音 状态 合唱的气息运用 歌唱的吐字咬字 音韵的归属 汉语语音的归类 合唱发音的触音 基点 训练和声的方法 气息的对抗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 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 合唱是一种集体声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