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气温和降水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6

发布 2023-04-20 15:59:28 阅读 3976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方法。

2、会测量气温、计算日、月、年平均气温。

3、联系生活,说出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4、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重点:读图总结世界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

难点: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世界气温影响。

二、教学方法:

谈话法、比较法、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等。

三、教学用具。

多**课件、温度计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天气预报**,看看预报主要关注了大气的哪些要素的情况?(学生回答)气温和降水是对生产、生活影响最大,人们最为关注的两大要素,今天就让我同学们一起学习第四章的第二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那什么是气温,它是如何表示的?

二)讲授新课。

1、气温的测量。

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想想气温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方面影响?(学生讨论)气温对人类的影响太大了,有人用毕生的精力从事气象学的研究,瑞典气象学家摄尔修斯最早发明了摄氏温标,为了纪念他,人们用摄氏度来表示气温!你想不想当小小气象家,你会不会测量气温?

1)读一读:请读出下图一天中,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分别是。

2)算一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3)想一想:怎样计算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过渡:天气预报中是如何预报气温的?(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当中,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也是不一样的,这说明气温是不断变化的。

2、气温的变化:

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学生回答后,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加以验证。

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最低值出现在___时间)

日较差:一天之中与之差。

2)一年之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学生回答后,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加以验证。

年变化: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

年较差与之差。

过渡:从刚才的分析可见,无论从一天或一年来说,气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气温的时间变化。

那么,同一时间内,世界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世界各地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

3、气温的分布:(在此,联系等高线,补充有关等温线的知识)

读 “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

1)a. 观察北半球、南半球的等温线,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规律一: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说明气温的分布与有关系。

b. 观察北半球20℃等温线的弯曲情况,最明显的弯曲在哪交界处)这说明,同一纬度范围内,海洋和陆地的气温是否相同?

规律二: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说明气温的分布与有关系。

强调:海洋冬暖夏凉,适合人类生存,联系世界人口稠密区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加深印象。)

提问: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

北半球的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月。

强调:南北半球相反。)

c. 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10℃等温线,会发现在亚洲陆地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拐弯,原本应是1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出现了___等温线,请同学们查阅p32《世界地形图》,观察这里是地形区),它的海拔___

规律三: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___处气温较周围低。说明气温的分布与的高低有关系。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师生共同总结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a.纬度:由回归线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海陆: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c.地势:同纬度的陆地,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3)读下图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a.图中区域位于半球。(南北)

b.若a、b两地海陆位置不同,则是海洋。判断依据?

c.若a、b两地都位于陆地上,则的地势高。二者相差约米。

三、归纳总结:

四、检测提高:

1.气候最重要的两个组成要素是。

a.气温和降水 b.气压和风 c.空气污染指数和雨 d.光和热。

2.小明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

a.10b.11℃ c.12℃ d.13℃

3.一天中, 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

a.2时左右 b.正午12时 c.下午1时左右 d.14时左右。

4.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1月 b.7月 c.8月 d.2月。

5.“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气温的 (

a. 日变化 b. 年变化 c. 周变化 d. 年较差。

6.“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的成因是( )

a.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c.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7.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是最炎热的大陆, 是最寒冷的大陆。

2)世界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在纬度)之间。

3)气温的分布的最基本规律是从___向逐渐降低。

4)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弯曲),主要的原因是。

家住广州的小红姐妹俩放寒假后,小红要去伦敦,姐姐要去莫斯科旅游,妈妈给小红准备了一把伞,给姐姐准备了毛衣、毛裤、羽绒服等一大包衣服,小红说妈妈偏爱姐姐。你认为妈妈真的偏爱姐姐吗?请说明原因。

我国的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地形、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对气温的影响。这在谚语和古诗词中都有反映,请你搜集一些在班内相互交流。

点拨】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百花山上雪”、“高处不胜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胡天八月即飞雪”等。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气温和降水》教案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教案。科目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课型 新知探索课教师 田晓丽。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气温的含义 表示方式,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2 知道日均温 月均温 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3 了解等温线的含义,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

4 2气温和降水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5

第四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气温气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 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3 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分布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初步学习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和降水教案1湘教版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节的内容较多,分4课时讲授,第一课时讲气温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第二课时讲主要降水类型和降水量的测定,第三课时讲世界降水的分布,第四课时讲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通过读图 析图,学生小组讨论 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