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集合

发布 2023-04-20 10:19:28 阅读 7879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目录。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2

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2

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 7

第二节人文环境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第一课时) 10

第二节人文环境多样的地域文化(第二课时) 15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22

第一节日本 22

第二节东南亚 27

第三节印度 32

第四节俄罗斯 35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40

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 40

第一节中东(第二课时) 44

第二节欧洲西部 47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53

第四节澳大利亚 61

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66

第一节美国 66

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 71

第一节巴西 76

第九章极地地区 84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平昌中心校赵德鸿。

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位置。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p2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设计者:平昌中心校赵德鸿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 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 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 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重难点: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人文环境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第一课时)

平昌中心校赵德鸿。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

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差异”,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抓住“差异”这个核心去设计。

本节安排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和亚洲内部地域文化的差异,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分析差异的原因,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

学生情况分析:人地关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地域文化对于好动又好奇的初一学生来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学生通过其生活环境、**报道、互联网等途径对这些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人口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各地区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关系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深层次的思考,而且是初次学习区域地理的人文环境。3.

课程资源分析:本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区,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已体现出本区的文化内涵,学生对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班级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上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报道等都是我们可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构思】1.从改变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入手,渗透素质教育新理念长期以来,传统的地理教学目标是以基于认知的“双基”为主宰,学生的情意发展、学习过程的体验及方法的学习被严重忽略。地理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目标全面刷新了传统的以“双基”为主的教学目的,为地理学科的全面育人指明了正确方向。

2.从“体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出发,组织编制教学内容。

传统的地理教学将地理课程视为学校的一门课,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强化,使地理课堂变得封闭、孤立,使之与活生生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日益疏远,使学习者难以感知地理的魅力,难以体悟地理的价值。而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地理课”,为此我设计了二个课前准备活动:

一是将p11活动2设计成游戏方案;二是由同学自由组合,以艺术家、人类学家、文化学者、建筑学家、服装设计师等身份组建考察团,在网上模拟“南中国海──地中海”这条线路去考察,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并选取最感兴趣的内容,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目的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活的息息相关,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内需和创造力。

3.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地理新课标大力倡导自主、**、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及协作精神,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师生和谐互动的引导者,即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此我安排了本节课的教与学活动:

①课前准备 ②游戏、质疑、问题整合 ③表演 ④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计算,了解世界和亚洲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增加数间的关系,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活动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掌握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

3.通过游戏和网上考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将座位安排成马蹄形,以便开展学习活动。

2.自由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游戏和考察活动。

3.游戏、质疑、整合问题。

4.表演、反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与学活动,使学生在考察、游戏、问题解决、反思的过程中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体验到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魅力,提高艺术鉴赏力。

2.通过游戏、网上考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重点:“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难点:理解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造成的压力,理解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通过课前考察、游戏、合作、直观的资料感悟体验。

三、教学方法体验、反思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集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目录。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2 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 第一课时 2 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 第二课时 7 第二节人文环境亚洲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第一课时 10 第二节人文环境多样的地域文化 第二课时 15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22 第一节日本 22 第二节东...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集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目录。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2 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 第一课时 2 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 第二课时 7 第二节人文环境亚洲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第一课时 10 第二节人文环境多样的地域文化 第二课时 15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22 第一节日本 22 第二节东...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集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目录。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2 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 第一课时 2 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 第二课时 7 第二节人文环境亚洲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第一课时 10 第二节人文环境多样的地域文化 第二课时 15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22 第一节日本 22 第二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