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发布 2023-04-20 09:15:28 阅读 5397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人与社会(挚爱亲情)”,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本单元安排了三篇教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散步》《世说新语》二则》,一篇自读课文——《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亲情。

4.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并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②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

2.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亲情。

课时安排◇秋天的怀念》:推荐安排2课时。

散步》:推荐安排1课时。

散文诗二首》:推荐安排2课时。

世说新语》二则》:推荐安排2课时。

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他、照顾他的事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及悔恨愧疚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知识,积累生字词。

2.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细节,体会母爱的厚重、宽容与伟大。

2.通过合作**,掌握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反思爱,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

2.难点:感悟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儿。

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你们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吗?这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有关庙的回忆》,表达了他对一个人强烈的思念之情,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秋天的怀念》,来感受一下史铁生与母亲之间的真挚亲情。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2023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2023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在人生最波折的时候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满心情绪的宣泄,以及对生活如此不公的抱怨。母亲的死让史铁生真正领会了生活的真谛:

无论生活把你打倒多少次,你都要勇敢地站起来,微笑面对生活。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瘫痪(tānhuàn) 侍弄(shì) 整宿(xiǔ)

憔悴(qiáocuì) 诀别(jué) 脾气(pí)

捶打(chuí) 仿膳(shàn) 豌豆(wān)

絮叨(xù) 央求(yāng) 翻来覆去(fù)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配乐课文朗诵《秋天的怀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明确: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事,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重音、语速缓急、语气语调),思考:课文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

明确:(1)母亲角度:深沉无私的爱。

“悄悄地”“偷偷地”“又悄悄地”“眼边儿红红的”(读出母亲的小心翼翼)

—母亲想让儿子尽情发泄内心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的小心翼翼与痛苦,也表现了她对儿子的体贴入微、迁就尊重。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读出母亲的痛苦与隐忍)

—“扑”反映了母亲急切的心情,“忍”反映出母亲强压痛苦的心理。“好好儿活”是鼓励儿子坚强面对生活的磨难,面对生命的缺憾,不要失去生的希望。总之,从母亲的动作、语言中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挡”体现了母亲的细心和内心的不安,因为秋天的落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怕我触景伤怀。“憔悴”体现了母亲身心俱疲。“央求”反映了母亲强烈的期盼即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要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儿子对生命的态度。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读出母亲的高兴、兴奋)

—从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母亲的兴奋之情。因为儿子同意去看花而喜出望外,体现了母亲所有的牵挂都集中在儿子身上。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因为一直小心翼翼的母亲太高兴,脱口而出说错了话,她意识到“跑、踩”都是和脚有关联的字眼,生怕又刺激到儿子敏感的神经,所以悄悄地出去了。再次体现了母亲细心、敏感、体贴以及对儿子的疼惜。

2)儿子角度:无尽的懊悔与自责。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作者躲在绝望的世界里,没有去关注母亲,哪怕她病重到那个地步,竟也无半点察觉,内心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没想到……也绝没有想到,体现了深深的丧母之痛,永远的诀别,这种生离死别,是作者永远的痛。

步骤二:再读课文,深入**。

1.本文的主要线索是什么?

明确:看菊。

2.本文提到了几次看菊?真正看菊花是第几次?

明确:提到三次看菊,真正看菊花是在第三次。

3.为什么第三次才看成菊花,前两次作者拒绝了吗?怎样拒绝的?态度怎么样?请完成下表。

明确:4.文章写的是怀念母亲,那文末写“我”和妹妹一起去看了菊花有什么作用?

明确:(1)再次来看花,实现母亲的临终遗愿。

2)此时心境完全不一样了,他已经从瘫痪的阴影中走出来,不再自暴自弃。

3)他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去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爱自己,对生活态度改变,这是对母亲最好的祭奠、最好的回报,也是最好的怀念。

4)照应了课题《秋天的怀念》。

5.把题目“秋天的怀念”改为“怀念母亲”好不好?

明确:不好。首先,作者是以季节的变化来组织材料的,“秋天的怀念”体现了这一点;其次,文章末尾描述了秋天的菊花,起了衬托情绪和揭示主旨的作用。

改为“怀念母亲”则体现不出作者精巧的构思。

四、课堂小结。

这样的秋天,注定值得深深怀念。母亲的意义散落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时我们并不觉得,只有在这样的场景中凸显出来,那发生在秋天的故事才会深刻在心中,化作无比的怀念。带着这种怀念,伴随着生命的脚步,作者如菊花一样泼泼洒洒,开出了灿烂的人生之花。

也希望大家在这篇文章中收获更多启示。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读史铁生的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机智者读到了从容,富贵者读到了博爱,贫贱者读到了高贵,浮躁者读到了安宁,平庸者读到了智慧。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看看你能从中读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步骤:深层**,提高升华。

1.“北归的雁阵”“甜美的歌声”为什么会让“我”更加痛苦?

明确:“北归的雁阵”带来春的信息,其自由自在飞翔的样貌让人羡慕;“甜美的歌声”往往激起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在这些美好事物的反衬之下,双腿瘫痪的“我”会觉得更加痛苦。

2.文中最后一段中“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指什么?

明确:盛开的菊花犹如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3.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要详细描述多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绽开得烂漫?

明确:一是透过菊花的烂漫衬托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以景衬情的写法;二是以菊花照应上文“母亲生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这件事,借菊花怀念母亲,同时照应了题目。

4.展示《我与地坛》里的一段文字: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明白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多**显示〕

对照上面一段话,结合文章相关语句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明确:一是母亲深受病痛折磨;二是“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三是担心儿子不能“好好儿活”……

5.总结母亲形象。

明确:①细心体贴:母亲挡住落叶怕“我”看到更加悲伤,对“跑”“踩”等字眼比“我”还敏感。

坚忍顽强:母亲肝痛到极点也不肯叫一声,儿子瘫痪,暴怒无常,母亲也从不灰心绝望,总是耐心劝导激励,总是坚忍地面对生活的苦难。

从容睿智:母亲懂得人生无论遭遇什么厄运,都要顽强坚韧地“好好活儿”,活出自己的尊严和幸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学科教学手册。2017 2018学年度 第一学期。学校 牛心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年级 七年级。教师 曹静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 本册教学要求和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春

春 教学设计。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 生动的语言及比喻 拟人 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入语 一年四季中的春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春

1 春 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认知感受,感悟春天充满生命力的美。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绪。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2 引导学生学习用美的语言来表现景物的美。教学设想 春 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 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