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 小水钟大象版

发布 2023-04-16 02:18:28 阅读 5487

大象版科学《小水钟》教学反思。

小水钟》是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时间的脚步单元的第三课。本课与上一课《钟摆的秘密》都是引导学生像一个探索者、一个发现者那样从生活中去寻找众多的“计时方法”和“计时规律”,让他们沿着这条线展开讨论、进行分析、开展实验、找出规律、逐个研究、自行解决问题。通过课堂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性概念的思考。

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在一定的条件下,流水具有等时性”这个概念的现象,需要在活动中逐步建构。在本课活动设计中,对教材的两个活动做了以下改进:一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较困难的,我的改进是:

在容器里盛125毫升的水,通过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的活动;二是根据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来推测和验证积聚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时间,我们将测量点改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在活动中,学生展开思维,进行推测,并用实验验证,发现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有关,在这一步步的推测与验证中,建构起了“在一定的条件下,流水是具有等时性的”这个概念。

2、如何有机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科学史能真实、丰富地反映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和科学的演变过程,从科学史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前人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表现出的巨大创造智能和不畏艰辛的攀登精神。在本课设计中,把古人发明创造水钟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首先在欣赏录像,讨论流水与时间的相似之处中,引发学生的原认知,古人可能也是观察到自然界流水的规律而得到原型启发的。

接着让学生经历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建构起“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具有等时性”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推测与验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发现了与古人同样会发现的问题,想到与古人想的同样办法——让水位保持相同,水流就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了,最终设计制作了其中一种水钟。

在“发现自然界现象——模拟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科学史的教育。

3、活动中的学具要有严密的结构。

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学具之间、学具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曾用过多种器材做为漏杯,效果都不佳,后选用实验室中原自然学具中的漏杯,进行加工,用相同的材料使得漏孔大小基本相同,尽量减少因器材所产生的误差。本课教学中我选用125毫升水有其原因,实验室里量杯里的刻度都是以25毫升递增的,只能选取125或150毫升水。

而实际上,我所选用的漏杯刚好能装125毫升水,通过控制漏孔的大小,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刚好在100秒左右,这就使学生在推测积聚毫升水的时间时,有了更直观、更简易的数据,使学生的思维能更清晰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建构起新概念。

五年级上册科学《小水钟》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 小水钟 教案。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人们用来计时的方法的多样性。2 引导学生制作和改进小水钟,利用小水钟进行简单计时。3 让学生知道知识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用学到的知识估测生活中水龙头的滴漏现象,提醒人们节约用水。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计时方法的多样性,会根据有些物体有一定规律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小水钟教案大象版

3小水钟。1 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懂得小水钟的构造原理。2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呢感乐于分析总结,动手操作。3 使学生学会科学的看问题和想问题的科学态度。学生分析 课前学生先搜集小水钟的相关资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重难点 小组合作制作小水钟搜集数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水钟》大象版

小水钟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像一个探索者 一个发现者那样在实验中找寻用水钟计时的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认识计时方法的多样性,会根据有些物体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掌握了它的变化规律就可以用来做计时器的原理,设计 改进小水钟。并把此知识引入现实生活,估测水龙头的滴漏现象,测量怎样减少浪费,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