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发布 2023-04-14 08:57:28 阅读 9361

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辽化三小王春苗。

本学年,我行走在小学教学的初始阶段——一年级的路上。面对那些天真可爱,但又没有任何规矩的小学生,我一时不知所措:课堂上,他们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干什么,老师的要求根本不放在心里;课下,这些孩子像出了笼子的小鸟,满楼道奔跑,喧哗声不绝于耳,长此下去,课堂教学不能正常进行,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身为班主任我有些提心吊胆,生怕孩子们出危险,怕孩子的学习和安全受到影响。

而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首先从学生的习惯培养上下功夫,让孩子们能在最短时间内懂得自己作为一个小学生,该如何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学习,保证自己的学习质量。

一、用儿歌口令强化行为。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

受到学校编制的习惯谣的启发,我也查找和编制了一些简单的口令式歌谣对学生进行反复式的教育。如:上课铃声响后,带着他们一起说: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课堂里,有时候因为讨论或者其他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而使学生到达一个兴奋的极致,很长时间不能安静下来,我就从网上搜索了一些顺口溜,比如,课堂上讨论后,我会大声说:

一、二、三,学生马上跟着喊出:端端正!并立刻坐好;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讨论或者交流的时候,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停下自己的话语,我就大声说:

三、二、一,学生马上喊出:嘴闭严!并随之安静下来;每当朗读前,我就大声说:

身坐正,学生马上跟着喊出:腰挺直,口令一出口,学生马上双手拿书,端正坐好,做好朗读前的准备……这样的小方法,小口诀,让学生不但明确了自己课堂上应该怎么样去做,而且让他们懂得了课堂上是有纪律约束的,不能任由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写字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坐姿极其不正确,歪着身子的,两腿在桌子下面晃来晃去的,趴在桌子上的,双手不能配合,一只手写字,一只手却在摆弄文具的……这些写字的不良行为极易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不适和欠缺,所以,每当学生写字之前,我会让小班干部带着说这样的口令:

头---学生喊)正;肩---学生喊)平;身---学生喊)坐直;脚--(学生喊)放平。在这样的口令带动下,学生马上坐正身体,摆好姿势,做好了写字前的准备,使学生在写字时认真踏实,保证了写字质量,也对良好习惯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或顺口溜,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

而适时地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行动中巩固,不知不觉中使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

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行为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坐到,而且要作得更好。

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当遇到学生向我问好时,我总是微笑着说声:你好!……我相信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样子去做。

教室楼道有纸屑时,总有学生去捡拾干净;走在楼道里时,在慢慢地主动靠右行……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三、齐抓共管,严格要求。

学生的自制力弱,要求学生长期坚持而形成习惯,必须靠监督来保证。因此,我会联系各科任课教师从中了解学生在他们课堂上的表现,最近我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也将之告知给任课老师们,让他们也了解到了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以求教育方法和行动目标和我达成一致,共同要求和训练学生,使习惯教育成为各科老师共同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上学前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长,孩子上学成为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不过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大部分与家长相处。

社会风气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决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要把家庭、社会结合起来,齐抓共管。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引起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争取家长支持,形成合力。

四、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我充分利用《习惯手册》的规章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的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

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培养习惯要科学安排,由易到难,逐步积累,注重差异

我们不能因为谈论培养习惯的重要,而一下子对小学生提出一大堆养成习惯的要求。乌申斯基在《论习惯的培养》一文中说:“起先应当让孩子习惯于服从2~3项容易达到的要求,别因要求太多和难度太大而限制他的独立性;这样,你才会有把握地相信,孩子会更容易服从你的新的决定。

如果一下子用大量的规则去要求孩子,那你就是迫使他去违反它们中间的这一个或那一个规则,因而你想使他养成的习惯也就不可能在他身上扎下根来”因此,在一个时期内(如一个学期),只能重点培养一两个习惯。 例如,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一年级入学初,应该从“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每天晚上按第二天课表准备齐学具)“读书写字,姿势正确”(一尺一拳一寸和执笔姿势)等动作性习惯入手培养;一些智慧性习惯,如“读书看报,查找资料”“学有目标,学有计划”,则应在五六年级重点培养。 培养习惯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甲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当务之急是培养他“当天任务,当天完成”的好习惯;学生乙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改正作业和卷面上的错误,那么培养他“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习惯,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六、培养习惯要讲点道理,激发学生养成好习惯的热情和主动性

学生是养成习惯的主体,没有主体的热情和主动性,习惯很难养成。培养习惯不能排除提高学生对习惯的认知水平,一定的认知水平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和动力。 学生的教师和家长,最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通俗易懂、具体生动地向学生或孩子讲述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通过讲科学家、艺术家、模范人物、先进工作者等人的故事,讲清好习惯与事业有成、工作出色的关系。

学校少先队组织要开展以队员为主体的**式活动,如搜集有关习惯的格言、有关习惯的故事、访问名人了解他们有关习惯的事例、组织有关习惯的演讲会座谈会辩论会等,使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体验和感悟养成好习惯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

七、习惯是“练”出来的,要加强行为的练习与指导

正如前文所说,“习惯是人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养成的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乌申斯基说:“我们应当对这种行为方式经过周密的思考,并把它用简单明了而又尽可能扼要的规则表达出来,然后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去执行这些规则。

” 一般而言,一个习惯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一组动作,从而构成一个特定的行为方式。因此,学生要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才能熟练和养成。 小学生年龄小,是儿童,不是解放军,不是运动员,不能像军人和运动员那样训练,。

我们主张小学生的行为练习应该采用“快乐练习法”,例如通过模仿活动、游戏活动、表演活动、比赛活动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获得体验,并建立和巩固某种行为方式。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经验表明,采用“教——扶——放”的指导模式是有效的。

在练习初期,教师和家长要通过行为示范让学生或孩子模仿,并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在学生或孩子初步掌握行为要领时,让他们自己去做,教师或家长要经常在一旁观察,并做必要的指导;当学生或孩子已经建立了某种行为方式时,应放手让他们独立去做,教师或家长只是做偶而的监督和检查。 乌申斯基指出:“反复多次地进行某一种活动,是形成习惯的必要条件。

” 四)采用多种激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每当学生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肯定或奖励,那么他发生这种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这就是所谓“正强化”。对学生的激励可以有很多“强化物”,如社会性强化物(微笑、抚摸、夸奖、奖状等);消费性强化物(糖果、饮料、巧克力等一次性消费物品);活动性强化物(看影视、去公园、踢足球等);操作性强化物(玩具汽车、变形金刚、组合玩具等);拥有性强化物(文具盒、图书、光盘、小提琴等)。

八、深化学生的主体体验,促进良好行为“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

研究表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过“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这是一个“服从于外在教育——在练习和实践中逐步体验和内化——养成自动的稳定的行为方式”的渐进过程。如前所述的提要求、讲道理、重练习、 多激励都是来自于外在的刺激,这些外在的刺激是怎样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身的需求,使良好行为转化为自动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呢?

在这样的转化中,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是学生的“主体体验”——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体会和形成的认知。因此,教育者在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深化学生的主体体验——体验因良好行为尝到的甜头(获得的快乐、赞赏、进步、成功),因不良行为吃到的苦头(产生的烦恼、批评、退步、失败);这样对比的感受越具体越深切,学生的主体体验则越真实越深刻。

深化学生的主体体验有许多方法:如让他们“说一说”,在班级的小组或少先队的小队里,大家一起说说各自的感受和体会,变个体的体验为集体的精神财富,在相互交流中深化主体体验;“写一写”,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成日记、作文,使点滴的体验组织化系统化;“演一演”,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有关习惯的小品,使具体而生动的情景再现,让学生在演与看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深化主体体验。

九、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要与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相结合

我们常常听小学一年级教师抱怨幼儿园没有把儿童的行为习惯培养好,也常常听到幼儿园小班教师说“幼儿从家庭里带来了不少坏习惯”,可见儿童入园入学时在习惯上绝不是一张白纸。这是因为不管你自觉不自觉,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儿童总是会在生活中养成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方式,其中有良好的,也有不良的。 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必须注意下力气矫正学生已有的不良行为习惯。

乌申斯基说:“教育者不仅常常有必要使一些习惯牢固地扎下根来,而且也常常有必要去**一些已经形成的习惯。”“它的**或者是由于缺乏养料,即不再进行这一习惯所引起的那些活动;或者是由于形成了另一种与之相对立的习惯。

” 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有以下方法: 1.消除原因。

即找到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把这个原因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就可以逐渐消退。如某学生有特别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其重要原因是家长给他的零花钱过多,如果家长不给或很少给零花钱,不良习惯将逐渐消退。 2.

以优替差。即培养一个与之对立的良好习惯,替代一个不良习惯。如某学生有张口骂人的不良习惯,就培养他使用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用良好习惯替代不良习惯。

3.区别强化。有些不良习惯很难一下子改过来,如果要求过急,容易引起儿童的消极反应,如抵触、对抗等。

教育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内“容忍”儿童的不适宜行为,但要求他逐步减少这一不适宜行为,最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某儿童特别贪玩,一天要玩3小时,教育者可要求他:第一周玩2.

5小时,第二周玩2小时,第三周玩1.5小时,第四周控制在1小时内。4.

贵在预防。即敏锐地发现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进行教育,不容其向不良习惯发展,这就是“防微杜渐”。这就要狠抓不良行为的“第一次”,如第一次撒谎、第一次不完成作业、第一次考试作弊等。

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作者 朱玉春。小学科学 教师版 2014年第05期。我记得我第一次走进教室,面对那些天真可爱,但又没有任何规矩的小学生,我一时不知所措 课堂上,他们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干什么,老师的要求根本不放在心里 课下,这些孩子像出了笼子的小鸟,满校园奔跑,磕碰事情频繁发生,长此下去,课堂教学不能正常进行,教学质...

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我记得我第一次走进教室,面对那些天行讨论或者交流的时候,不能按老师的要求。且要作得更好。当操场上有纸时,我总是赶紧。真可爱,但又没有任何规矩的小学生,我一停下自己的话语,我就大声说 七 八 九,学。捡起,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 当遇到。时不知所措 课堂上,他们我行我素,想干什生马上喊出 闭上口!...

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作者 郭素云王亚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第10期。著名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一位有所作为的成功人士,他们都会有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在成为名人之后形成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