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跳绳》

发布 2023-04-13 14:45:28 阅读 3267

《跳绳》

本课是在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8和9的加减法。教科书围绕“跳绳”的主情境展开有关8的加减法的学习,依旧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活动:学习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寻找有关8的加活的原型。

与前面几课略有不同的是,本课的主情境呈现了更为丰富的数不信息,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收集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跳绳”情境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摇绳与跳绳的人数、男孩与女孩人数……)去观察,得到与8相关的加法,探索并掌握计算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锻炼学生的观察比较、口头表达、交流参与和应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计算方法掌握算理。

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算理。

相应课件、教具、学具。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喜欢。)那么我们这节课就到室外去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好吗?(学生欢呼雀跃。)

师:到室外去之前,你们先估计一下自己一次能跳多少下?比谁跳得多,比谁跳得少? 生1:我平时一次能跳70多下,没人超过我。

生2:我肯定比小红多。

小红:那不一定,我肯定比你跳得多。(学生七嘴八舌……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跳得多。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跃跃欲试,想显示一下自己比别人强。)

师:好,既然大家都不服气,那么请每位同学数清自己一次跳的下数,再好好比一比,到底比谁多,比谁少,多多少,少多少,好吗?

二)探索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都显示了自己跳绳的本领,都很棒,下面请同学们报数说出“多多少”或“少多少”。

生1:我跳了45下,小明跳了40下,我比他多5下。

生2:我跳了50下,小华跳了54下,我比她少4下。 …

教师边听边有选择地板书几名学生的跳绳数。 小东32 小红 40 小亮 28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生:小红比小亮多……?吱吱唔唔,摸着头说不出来,很多学生都在说多……互相议论后有学生站起来。)

生1:小红比小亮多12下。

师:你算得真快,能说说算法吗?

生1:我用小棒。(教师鼓掌,学生跟着鼓掌)

生2:我也算出来了,是12下。

师:你能说说算法吗?

生2:我是在28的基础上数的,数一下打一点共12点,即12下。

师:这也是一种方法。

生3:这种方法太呆板,假如遇到几百几千的数,既费时又易出错。

师:你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3:(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还没有。

生4:我也是数出来的,但不是一个一个地数。我是用计数器算的。也有人是这样的:40-20=20( 下),20-8=12( 下)。

师:这种数法不错,运用了“凑十法”。(教师边表扬边板书)

生5:跟前面一样列竖式计算。

师:好,列列看。 板书4 0

怎样减?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同学自动分成组进行热烈的争论。)

生6:0减去8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个位就变成12,十位变成3,10-8=2,30-20=10,10+2=12。 板书。

师:说得不错,这种竖式通过“借十法”来算既方便又快,请同学们再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小红比小东多跳多少下”。

学生自由练习开始找这个、找那个比多比少,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三)巩固练习

卖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小白兔想请大家帮个忙,小兔妈妈出远门了,小白兔照看商店,几位客人来买东西(电脑演示收的钱数及商品**,轮换出示任一种商品),应找多少钱?

2.学生计算抢答。(把所学的知识向实际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自己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不服气的,下课再比一比。 (重点强调退位减的三步骤:1:

,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个位加10再减。)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发展学生数感,力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中的生活。本节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我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

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

在学生初为学童时,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成功地在老师提供的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与空间中进行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地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先引导,培养其合作交流意识,再养成合作交流习惯,从而形成交流能力。而且,这不是一次、两次课堂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它是要通过一定时间,并且要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地去尝试,让合作交流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

针对这些,我在教学中首先利用了“跳绳”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捕捉图中的数量信息,进行集体交流,探索“ 8”的加减法。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能够充分注意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说出算式。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通过学习“7”的加减法所具有的认知水平使有一部分学生能不看图就直接说出算式,这时老师应该肯定学生,在肯定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说出算式的由来,把学生自然拉回到图上来,让能说出由来的学生向其他学生做出提示。

例如说:4+4=8,让学生解释两个4分别表示什么?合起来又表示什么?

通过一个学生的解释给予其他学生提示,明白两个4分别表示4个男生,4个女生,合起来是一共有8个人,从而也能独立写出算式。

学习了8的加减法,课堂进入了9的加减法探索阶段。最初,我设想学生能通过探索8的加减法获取学习方法,这时去自主合作交流探索9的加减法,会很顺利,结果发现:1、学生没有这个理解能力,到底怎么涂不知道;2、涂的时候学生受书上已涂一个的影响,自己涂的时候把这一个排开了,很容易得出的仍然是8的加减法算式;3、学生口头交流能力有限,讨论活动显得不激烈。

发现问题之后,我赶快拿着教材给大家做了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我的涂色过程,进行集体讨论再提出问题,得出了一组9的加减法算式,然后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同桌讨论,并要求学生涂得和我不一样,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学生才顺利地进行了合作学习活动。看来对于低年级学生的交流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一引二引,多次的引导,多次地进行交流活动,学生才能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交流能力,要让学生具有主动、积极、正确地交流能力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要想让学生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会交流方法,更重要的当然是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愿意主动交流。所以教师要在预设中花费不少的功夫,组织好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是一个好举措。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小动物们“凑成9”的游戏和猪八戒吃西瓜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利用生动活泼的数字形象和可爱的**形象制成教具,组织好游戏和讲故事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交流解决数学问题,把加减法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想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通过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来鼓励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针对每个学段的学生年龄差异和学习的经验性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及交流的兴趣,从而增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的意识,并通过坚持不懈地多次合作交流,养成合作学习及交流的习惯,培养合作学习及交流的能力,受用一生。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7.5有几只小鸟。主备人 张亚飞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 在计算过程中培养数感,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 凑十 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3 培养学生能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能用所学知识解...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小兔请客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我能在故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 我能探索并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 我能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习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习难点 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

北师大一年级上数学跳绳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 跳绳 教学设计。教学课题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跳绳 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正确计算 的加减法。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 经历看到一幅图写出四个不同算式的过程,体验和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