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发布 2023-04-05 17:00:28 阅读 9094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两种实际意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够规范整洁的书写“0”。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知“0”,了解“0”的实际意义。

2.难点:认识到“0”作为起点的意义,并能计算关于0的加减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放着三根铅笔的粉笔盒、小贴画。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师:谁看过西游记?这部动画片中都有哪些主要人物?(出示西游记主要四个人物的**)你最喜欢谁?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出示猴子和桃子的**)

二、0的认识。

1.出示第一幅**:

师:接下来,看看这三幅图,你能根据这三幅图的内容说一句话吗?(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图中的内容)第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几个桃子?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第二个盘子呢?第三个盘子里面有桃子吗?

一个都没有,我们用数字“0”来表示。

2.出示第二幅**:

师:小男孩拿了几个气球?气球发生了什么?现在他手里还有气球吗?一个都没有,我们用数字“0”来表示。

3.利用粉笔和黑板教学。

师:猜一猜老师的粉笔盒里有几个粉笔?现在老师把他们全拿走,现在粉笔盒里几个粉笔?

一个都没有,用数字“0”表示。黑板上几个字?我把它们都擦光,现在黑板上还有几个字?

一个都没有,用数字“”表示。

4.你能用“0”说句话吗?

5.总结:刚刚我们说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

6.生活中,还在**见过“0”?

7.出示直尺。在直尺中找“0”的位置,如果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那么在直尺上,它是从“0”到1,以此类推,让学生明白“0”表示起点。

3、教学书写“0”

1.你们觉得“0”像什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记住这个数字,老师编了一首儿歌。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0”,并强调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学生在数学书上描实,老师检查学生书写状况。

4、“0”的加减法。

1.让学生理解“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

1)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图意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请学生列式,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列式。

2)教师用贴画引导学生说出“2-2=0”的式子,并将它写在黑板上。

3)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

2.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加上0,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

1)出示第二幅图,两个荷叶一共有几个青蛙?引导学生列式,教师将式子写在黑板上。

2)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橡皮奖励,第一次给一个,第二次给0个,两次一共给了几块橡皮?引导学生说出“1+0=1”的式子。

3)你发信息了什么秘密?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观察出“一个数加上0,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

3.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减去0,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

1)让学生回想课程初始粉笔盒和擦黑板的情景,列出两个算式,老师将其写在黑板上。

2)让学生观察式子,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减去0,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

5、巩固练习。

1.数字宝宝排队。给0-5的数字排队,运用动画的形式将正确答案公布出来。

2.练一练。给0-4连线。

3.摘星星。小组**车,看看能不能代表本班摘得星星。要求:念出式子,说出得数。

4.复习1-5以内的加减法,指名做题。

5.摘苹果。要求:念出算式,说出得数,观察哪个苹果动了,就读哪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6、小结。师:“0”真是个神奇的数字,有这么多小秘密都被我们发现了。这些小秘密你们可都要记在心里!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想让学生掌握0的两种含义:什么都没有和起点,同时让学生学会书写0,会计算与0相关的式子,以构建他们对数学的概念,铺垫他们的生活。这节课,我通过创设童话情景,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三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童时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代,童话,小故事,小动画最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在导入方面,我设计了西游记的问题,将小猴子和桃子引了出来,在激发学生**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感受0。

新课标指出,让孩子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上,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感受生活的机会。例如:在认识0时,拿出粉笔盒,猜一猜,摇一摇,听一听,问学生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再将粉笔拿出来,再重复以上过程,问学生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在学0的加减法时,用小贴画让孩子列算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的是凭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练习部分,我设计了游戏情境,比如“给数字宝宝排队”、“摘星星”、“摘苹果”等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但是这节课也有非常遗憾和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由于我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我的0的加减法部分只进行了三分之一,而最有趣的练习部分完全没有涉及到;在讲述“直尺”部分时,对学生要求太高,导致部分学生因此失去兴趣,学生参与度不高;同时,课堂秩序散漫,这也提醒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重视课堂常规管理和训练。希望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能够继续学习,继续反思,争取提高的更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半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 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 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教具 学具准备 多 课件 钟表模型 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1 出示明明起床 吃饭 读书 运动的 2 提出问题。a 同学们,勤劳的明明要写一篇日记,他还没有学过钟...

一年级数学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科目教学课时。认识钟表 估算接近整时的时间 一课时。年级执教老师。一年级。一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到估计整时的必要性。通过让学生观察时针与分针所在位置的特点,然后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发现估计整时应先看时针所在的位置,再看分针是否在数字12的左右。二 教学...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 10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准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并会读 会写10 2.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熟练地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