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记录

发布 2023-04-01 13:14:28 阅读 8316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记录》范文。

参与人员:王老师、尹老师、张老师、陈老师。

内容:参与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后校组内研讨。

过程记录:一、张老师介绍参与区教研活动情况。

听了两节识字课。西山路《识字四》;70号《荷叶圆圆》。

二、研讨主要内容:

1、集中识字,扫清障碍。这两节课都是先用了多半节课的时间集中识字,先出现带图带音的生字词,集中认读,去掉图、去掉音反复读,用多种形式的读达到全班学生都会认。

2、指导朗读。在集中识字之后再来学文。在教师的范读和指导读中,学生从读中领悟课文的意思,淡化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思想的挖掘。

3、二类字抓典型,重方法。对于二类字的教学不逐字分析,只对典型的字进行学法的指导,比方:昆虫大多有虫子旁,依此规律猜字:

“蜈蚣”读什么?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渐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识字热情。

4、拓展延伸。在学生反复读课文后,给学生创作的时间和机会,尝试让学生仿说,做到学以致用。学生能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在自身的语言中加以运用和再发明,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5、课时比例。集中识字大约占了20多分钟的时间,指导朗读课文大约10分钟左右,拓展延伸大约分钟。从时间的分配上也可以看出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的偏重点。

指导课文朗读要面向全体,精导多读,才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才干从多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

一、董华老师说课。

1、说教材:《识字3》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以对子的形式出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情境优美,语言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2、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以和三维设计,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话”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其中重点是识字、写字,难点是学会对对子。

3、说教法:新课标指出,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定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和他人进行推荐讨论才干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在文中圈生字,自身学一学,再和同学推荐讨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说反思:教完本课后,感觉有许多缺乏,课堂容量太大,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程序与自身预想的有差异,还要不时学习,希望老师们为我提珍贵意见。

二、各位教师点评。

易老师:本节课符合低年级识字教学特点,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课件辅助教学到位,能按总——分——总的教学结构教学。缺乏之处就是重难点掌握不太突出,面面俱到,因此总感觉时间不够。

秦老师:重难点不够突出。

熊老师:课件制作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姚老师:优点前几位老师都讲了,我不再啰嗦。我觉得在识字读词时对“朝霞”、“夕阳”等词不必让学生说它的意思,学生因为对这些食物不了解,所以说不清楚,相反还耽误了时间,只需利用课件看图直观理解,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效果也会很好,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黄老师:好的地方我就不说了,主要说一下缺乏的方面。本节课容量太大,课文有三小节,能否只上前两个小节,把课文前两节生字认到、写到,把课文读熟,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在读文圈出生字后一定要让学生在书中多读几遍,同桌还可指认,再全班一起认读、订正。课件的**顺序还可作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形式。教研室。主持人参加人。课例式教研。全体语文教师。活动内容如何在拼音教学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主讲人张静 jqx 第二课时教学 给j q x找朋友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阐述主题的由来。张朋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认可。语文课程标准 对汉语拼音的教学提出了明...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东湖区教研室第二次大组备课活动中,徐主任同各校一年级语文任教老师围坐在一起,共同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心得 面临的困惑等一线老师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各位老师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困惑,然后徐主任作了总结性发言。她的谈话幽默风趣,理论联系实际,使在座老师有茅塞顿开之感。现简述如下 ...

一年级语文教研

语文。区教研员。把握学情了解学情培养习惯落实目标。一 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二 需要提醒的几个问题。1 注意进度,把握时间,以免前松后紧。2 培养好习惯很重要,包括听讲 读书 表达 写字 整理文具等。3 细节很重要,包括四线三格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