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解、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词汇;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古诗文的能力;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联想、想象法,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助美术、**等手段,来展示你为诗歌勾勒的图画,从而进一步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陶冶心灵,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珍视祖国文化。【重点、难点】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古诗文的能力;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法、学法】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
语文的精华在文学,要领悟汉语言文字的美和灵性,唯一的正道是多接触汉语言文学经典。今天我们要学的五首诗,应该是经典中的经典。让我们从中充分感受汉语的美,挖掘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资料助读。
诗歌常识:从格式来分,诗歌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体诗两大类。格律诗是指诗的节、行、字数目、声调和用韵都有严格规定的诗体。我国古代的律诗、词、
曲,欧洲的十四行诗等都属于格律诗。中外的格律诗一般都具有和谐统。
一、寓变化于严整的特点,代表了古典诗歌形式的最高成就。自由体诗在我国通常是指区别于传统格律诗的“五四”以来的新诗。自由体诗歌包括狭义的自由诗。
即“五四”以来文人创作的白话诗,民歌体诗,散文诗等等。自由体诗歌的共同特点是没有严格的格律。
三、学习《观沧海》
1.资料助读: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诵读,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问题]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明确]
1)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2)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3)“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
3.研读与赏析:诗句“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四、学习《次北固山下》1.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学生自主合作**明确)
1)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2)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五、小结及作业1.背诵这两首诗。2.预习其余三首诗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检查背诵《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二、学习《钱塘湖春行》1.导入新课: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整体感知:
录音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描绘什么季节的景象?为什么?3.研读**:
几处”为何不是“处处”,“谁家”为何不是“家家”?4.拓展延伸:
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三、学习《天净沙·秋思》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根据页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找出诗歌中的景物,并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画面。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小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阐述理由。(2)小组讨论。(3)评价。
明确了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3.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
1)教师出示一幅画面。要求:根据你对这首曲的理解,找出这幅画中与原曲意境相违背的地方,根据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体会悠远的意境。
3)归纳总结: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非常讲究意境的创设,而意境是很抽象的,因此,很多作家都通过精选典型的意象来达成目的,这首小令是这方面的典范。
4.迁移拓展。
欣赏白朴的一首《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朗读。
2)说说这首小令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请选择两首小令中的一首,写一段左右的赏析文章。
四、学习《西江月》1.导入。
今天,我们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
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学生自主合作**明确)
1)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
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2)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3.研读与赏析。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3)**这首词的意趣。(学生自主合作**明确)
1)“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2)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
3)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小结及作业1.背诵这三首诗歌。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试写一篇赏析。
苏教版七年级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课题。古代诗词三首。授课时间。两课时。教。1能流利并带有感情的朗读三首诗词。学。2能体会并说出诗词中所包含的感情。目。3能正确地赏析这三首诗词。标重点难点。朗读并说出诗词中所包含的感情。能正确地赏析这三首诗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 导。入。二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三 整体感。知。四 朗读体会感情。...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 诗词五首 教案。重点 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 情怀或生活情趣的。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观沧海 一 作家作品简介。二 题解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 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
石壕吏 是被誉为 诗史 的杜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 安史之乱 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感情。写作上有两大突出之处 1作者以第一人称客观叙述一夜和一朝中所见所闻,不加论断,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