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

发布 2023-02-28 18:22:28 阅读 7733

《石壕吏》是被誉为“诗史”的杜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感情。写作上有两大突出之处:

1作者以第一人称客观叙述一夜和一朝中所见所闻,不加论断,让人从故事中去体会诗的主旨,懂得作者的爱憎。2作者把老妇对差役的“致词”放在突出的地位,诉出她一家遭遇的血泪,这就自然而然地通过老妇的口,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让事实本身说话,自然比间接描述更为真切感人。

秋浦歌》这首五言绝句,借助夸张的手法,运用含蓄委婉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和对时局的无限忧虑。“白发三千丈”似乎不合理,但“缘愁似个长”一名在说明了白发如此之长的原因的同时,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当时悲愤在胸,愁思无限的真切感情,这就使前一句不仅显得合情合理,而且生动地展示了诗人极度的悲愁,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七言绝句,写西湖六月景色。未描写先抒情,赞叹六月是西湖风光最好的时节。诗人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随物附形,敷色设彩,抓住红日照耀下的莲叶,荷花来描写,莲叶“碧”而无穷,荷花“红”而别样,红绿相映,荷日生辉,使形象和色彩百倍地明亮起来。

此诗色彩鲜丽,境界开阔,情意酣畅,语言却平白如话,别具一格。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律诗。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了好处。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是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

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称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

测试题】一、给加点字注音。

敕勒川见牛羊逾墙走邺城戍( )

老妪幽咽田野穹庐( )

二、填空。《石壕吏》选自作者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秋浦歌》作者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他是___代诗人。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___作者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敕勒歌》是___朝民歌。

三、默写。风吹草低见牛羊。

室中更无人。

缘愁似个长。

几处早莺争暖树。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最爱湖东行不足。

天明登前途。

乱花渐欲迷人眼。

四、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依次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

a.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白发三千丈,缘悉似个长。

d.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对偶对偶夸张排比。

比喻对偶夸张排比。

比喻互文夸张排比。

测试题答案】

一、chì xiàn yú shù yù yè yǎ qióng

二、⒈《杜工部集》 杜甫唐 ⒉李白唐 ⒊杨万里宋 ⒋律诗白居易 ⒌南北。

三、⒈天苍苍,野茫茫 ⒉惟有乳下孙 ⒊白发三千丈 ⒋谁家新燕啄春泥映日荷花别样红 ⒍绿杨阴里白沙堤 ⒎独与老翁别 ⒏浅草才能没马蹄。四、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古代诗歌五首

1 给加点字注音。怆然 涕下 岱宗 青未了 决眦 千寻塔 自缘 鸡豚 叩门 腊酒 浑 2 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念悠悠造化钟。缘眼豚若许。叩门落红。3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节奏。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按要求默写。1 望岳 ...

语文七年级上册《15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清风语文

第一板块 说教材。古代诗歌四首 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 激发想像 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 美情 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内容预览 第十五课 古代诗歌五首 建议安排3课时 学法导引 本课共选了三首诗 一首词 一首曲,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是四言乐府诗,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辽阔壮丽,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积极进取 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五言律诗 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