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其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解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以抒情为主特点。
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观 。
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写_,后四句写虚写。
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
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选择。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 ( c )
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
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2)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诗人情感,用于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具体景物或事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杨花,子规;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感情。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深地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4. 赏析本诗的后两句。
答:明月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题中的“次”是什么意思?
停宿。2.请找出本诗的韵脚。
前,年,边”押“an”韵。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并品味妙处。
答“平阔正悬” 潮平两岸才显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平与阔字: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
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正与悬形象的写出帆由于风和顺,帆高高悬挂的态势。
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⑴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透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
⑶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⑷“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
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苦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 结合全诗,诗人是如何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的?
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
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中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断肠。
2.前三句写景抒情的突出特点是: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
3.展开想像的翅膀,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改写成一段散文。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
4.本曲可分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写出层意: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第一层:描绘晚秋残景,渲染悲凉气氛。第二层: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心情。
5.全曲感情的基调是(c )
a、依恋 b、悲伤 c、惆怅 d、痛苦。
6.本曲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现羁旅异乡的人的孤苦惆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7、本曲中在满目萧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入写“小桥流水人家”?
只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萧瑟的秋景是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则是从反面烘托游子乡愁的浓重。
七年级上诗歌默写专题复习。
一、现当代诗文默写复习。
1.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2.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3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古文默写。
1、有朋自远方来。
2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
4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6、不义而富且贵。
7、三军可夺帅也。
8、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9、静以修身。
10、非淡泊无以明志。
11、淫慢则不能励精。
3、诗歌默写。
1、《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南残冬早春景色,暗含时序交替,不能回家的愁思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直抒胸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不经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一个人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夜发清溪向三峡。
6、正是江南好风景。
7、遥怜故园菊。
8一夜征人尽望乡。
9、晴空一鹤排云上。
10、何当共剪西窗烛。
11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河流大野犹嫌束。
七年级古文翻译复习专题。
一、《世说新语二则》
1、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3、期日中,日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时分友人还没有到,太丘舍弃朋友,不再等候,独自离开了。陈太丘离开以后,朋友才到。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过了中午,还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5、友人惭,下车引之。
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元芳。元芳进门没有回头看他。
2、《论语十二章》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你却不生气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信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疑惑。
七年级上诗歌赏析
七年级 上 古诗赏析练习。1 请自选角度对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作鉴赏 不少于两点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 对 夜雨寄北 李商隐 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a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
七年级上诗歌赏析练习
一 观沧海 1 对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日 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 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 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 月亮 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 银河灿...
七年级诗歌赏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内容赏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变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至庄 绿树村边合 近景。合 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一个幽静的天地。青山郭外斜 远景。斜 写出城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种旷远的境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