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

发布 2023-03-13 06:00:28 阅读 7455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附参***。

本试卷共6页,分三部分,共20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一、(6小题,1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徘徊(huái) 搓捻(niǎn) 档案(dǎng) 瘦骨嶙峋(lín)

b.贮蓄(zh铭记(míng) 掺和(chān) 凯旋而归(kǎi)

c.弥漫(m喑哑(yīn) 逃窜(cuàn) 踉踉跄跄(niàng)

d.唱和(h铁锹(qi预兆(zhào) 莽莽榛榛(zhē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决别啜泣威慑头晕目炫

b.寥廓卑薇嬉戏更胜一酬。

c.酝酿伫立滑稽擎天撼地。

d.憔悴喧腾骋用洗耳躬听。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办事十分认真,考虑问题非常周全,真是匠心独运。

b.《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c.我站在山顶,看着那里的行云流水,真是感到心旷神怡。

d.这位老先生画的动物栩栩如生,可见他的绘画水平高超。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校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由于*******同志近期到多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使我国外交迈向新的征程。

c.能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d.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实践十分重要,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5. 以下诗句节选自汪国真的《旅行》,其语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

不是**于美丽,就是**于传说。

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abcd.②①

6. 请依照例句的句式,仿写两句,使前后的句子构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排比句。(4分)

繁花是春天真诚的笑脸飞雪是冬天飞扬的舞步。

二、(2小题,12分)

7.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五十而耳顺,六十而知天命。 b.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题只选4题作答)(4分)

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入万山圈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兴尽晚回舟李清照《如梦令》)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本题有2分为附加分。第7题分数累加不超过8分。)

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

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从描写初春植物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

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3)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

4)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34分)

三、(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8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可以为师矣 b.其反激之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果得于数里外/湮于沙上d.至石之半/虽有至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不亦颠乎?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寺庙门倒塌几十年后,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到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讲学家和僧人的观点一致,他分析了石性和沙性,建议在石兽落水处寻找。

c.老河兵认为水流是不能冲走石兽的,建议僧人们到上游几里的地方去寻找。

d.文章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可以只看表面,经得起实践检验才是正确的。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竟”、“永年”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1分)

2)结合诗句分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曹操?(3分)

四、(7小题,2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题。(9分)

这是一种美丽的甲虫,小小的,黑黑的,有一个白绒肚皮,形状是圆的,像一粒樱桃的核,当它用翅膀的边缘擦着腹部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柔软的“唧唧”声,就像小鸟看见母亲带着食物回来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雄的甲虫头上还长着一个美丽的角。

我是在一个长满蘑菇的松树林里发现这种甲虫的。我到这里来最大的乐趣便是守候那些找蘑菇的甲虫们,它们的洞到处都可以看到,而且门是开着的,不过在洞口堆着一堆疏松的泥土。洞大约有几寸深,一直向下,而且往往筑在比较松的泥土中。

当我用小刀一直挖下去的时候,我总是发现这种洞是空的,甲虫们已经乘着夜色离开这里了,它在这里做完了它的工作后,便迁到别处去了。这种甲虫是个流浪者,并且是个夜行客,随便什么时候,它想离开这个洞的时候,它就能很容易地在别处另筑新巢。有时候我侥幸能在洞底发现甲虫,但永远只有一个,或是雌的或是雄的,从不会成对。

看来这种洞并不是一个家庭的所在地,而是专门给独身的甲虫住的。

你看,这洞里的甲虫正在啃着一个小蘑菇,已经吃完了一部分。它虽然已经累了,但仍旧紧紧地抱着蘑菇,它是决不肯轻易放弃这个蘑菇的,这是它的宝贝,是它一生中的最爱,从周围许多吃剩的碎片来看,这只甲虫已经吃得饱饱的了。

当我从它手中夺过这宝物的时候,我发现这是一种很小的地下菌,跟枯露菌很相像。这个事实似乎可以解释甲虫的习惯和它常要换新居的理由。让我们想象一下吧,在静静的黄昏中,这个小旅行家便从它的洞里慢慢地踱着步走出来,一边快活地唱着歌,一边悠闲地散着步。

它仔细地检查着土地,**这地底下所埋的东西。它的嗅觉告诉它哪个地方有菌,只不过盖着几寸泥土而已;那个地方虽然泥土肥沃,但地底下决不会有菌类。当它判定在某一点下面有菌的时候,便一直往下挖,结果总能得到它的食物。

它挖的洞也成了它的临时宿舍,在食物没有吃完之前,它是不会离开洞的,它会在自己掘的洞底快活地吃着,管它洞门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

等到洞里的食物都吃完后,它就要搬家了。它会在别处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再掘下去,然后住一阵子,吃一阵子,等到新屋里的食物吃完了,它就再搬一次家。在整个秋季到来年的春季——菌类的生长季节里,它就这样游历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一个洞搬到另一个洞,很辛苦又很洒脱。

甲虫所猎取的菌并没有特殊的气味,那么它是怎么能从地面上检查出地底下菌类的存在呢?它是聪明的甲虫,它自有办法。可是我们人类就望尘莫及了,哪怕是“千里眼”或是“顺风耳”,也无法说出隐藏在地底下的秘密。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当美丽的甲虫用翅膀的边缘擦着腹部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柔软的“唧唧”声。

b.甲虫们的洞随处可见,大约有几寸深,一直向下,而且全部筑在比较松的泥土中。

c.菌类的生长季节是从整个秋季到来年的春季,在这段时间,甲虫总在不断地搬家。

d.甲虫的嗅觉告诉它哪个地方有菌,它们在有菌的地方挖洞,洞就是它的临时宿舍。

14.文中作者对甲虫的称谓在不断地变换,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变换称谓的作用。(3分)

15.请解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文中的意思,并说说这说明了甲虫的什么习性。(4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

1参 第 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 积累与运用 1 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b 绽 应为 zh n 2 c a项 缭亮 应为 嘹亮 b项 惊慌失错 应为 惊慌失措 d项 更胜一畴 应为 更胜一筹 3 d 怪诞不经 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在此对象不符 4 a b项 两面对一面。c项 防止...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1

说明 1 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2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 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一 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占诗文。10分 1 口口口口口口口,受降城外月如霜。口口口口口口口,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学年上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5 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1 2的倒数是 a b 2cd 2 2 在数 32 2.5 2 3 3中,负数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3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