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数与负数。
1.正数是负数是。
2.在问题中用正负数来表示。
练习 1.如果把一种量规定为“正”,那么与它意义相反的量就为“__例如: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5分应表示为___分;如果30m表示向东走了30m,那么-20m表示原地不动表示为___m.
2.海水涨了的意义是___
3.某种零件在图纸上标有数据mm(表示圆形工件的直径),则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为___
二、有理数。
1.有理数分类。
2.非负数包括___和非负整数包括___和___
三、数轴。1. 规定了和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2. 数轴三要素同一数轴的单位长度必须___
3. 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来表示。
正数在原点的___负数在原点的___
练习 1.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
2.与—2距离为4的点是___
四、 相反数。
1叫做相反数。
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数___
2.一般的a与___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___
3.若有多重符号时,__个“—”号结果为正数,__个“—”号为负数。
练习 1、化简
2、a-b的相反数是___若a-1的相反数是-3,则a=__
3、a、b互为相反数,则=__
五、绝对值。
1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___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___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___0的绝对值是___
1)如果a>0,则 (2)如果a<0,则 (3)如果a=0,则。
练习 1、若,则a=__
2、绝对值小于2013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
3、如果,求a+b。 4、已知,求x,y的值。
六、比较大小。
1.在数轴上,__边的数小于___边的数。
2.正数___0,负数___0,正数___负数。 两个___绝对值___
练习比较大小。
七、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___的符号,并把___
2相加,取的符号,并用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___
3)一个数同0相加。
2.(1)两数相加,交换___和___字母表示:a+b=__
2)三个数相加,先把___相加,或者把___相加,和___
字母表示。八、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字母表示:a-b=a__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___
练习下列算式的结果中,是负数的是()
九、有理数的乘除法。
1.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并把___
任何数与0相乘。
2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几个___的数相乘,__的个数是___积为负数;__的个数是___积为___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0,那么积等于___
4.(1)两个数相乘,交换律。
2)三个数相乘,结合律。
3)分配律。
练习 1. 的相反数是___它的倒数是___它的绝对值是___
7、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数等于___这个数的___
两数相除并把___
0除以任何一个___的数,都得___
练习 1.若a,b都为有理数,且,则 (
或b=0 且b0
8、有理数的乘方。
1. _个___相乘,记作。
2、求n个___的___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乘方的___
3、在中,a叫做___n叫做___可读作也可读作。
4、负数的奇次幂是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正数的___次幂是正数,0的___次幂是___
5、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1) 先___再___最后___
2) 同级运算,从___进行;
3) 如有括号按依次进行。
练习 1. 2、
3.若则___
九、科学计数法。
1、把的数表示成___的形式(其中an是___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 与实际数字接近,但与实际数字还有差别的数叫做___
___与实际数字的接近程度,可以用___表示。
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只需看这个数的。
从一个数的到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练习 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70000 86800 300万。
2.下列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1)9.6万 (2)25.7 (3)230.0 (4)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复习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学案 一 主备人 刘学兵刘广仁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基本概念。2.正确应用概念解决基本问题。学习重点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学习难点 数轴及绝对值的基本概念。知识梳理 知识点 一 正数与负数。正数,负数的定义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注意 带有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复习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小结与复习导学案 一 自主学习。知识要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解法以及应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 二 合作交流。p16填表,学生自主探索 讨论 归纳。可借助数轴找答案 a b 三 学习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有哪些?四 效果评价 例1 解不等式...
数学七年级第一章复习学案
学科 7数内容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复习学案 1 撰写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能描述一些基本的几何体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2 能利用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的事实解释一些数学现象。3.熟记棱柱的特性 了解棱柱 圆柱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 能利用正方体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