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 1

发布 2023-03-11 11:15:28 阅读 8197

第三节。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关系;(重点)2.设计学校的绿化方案;(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的情感。教学难点:

绘制绿化设计图案。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我国森林状况的资料、绿化方案的设计方法与资料;(2)课前调查本校绿化状况,并绘制本学校绿化方案图;(3)课前收集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2.教师准备。

1)组织课堂活动方案。

2)搜集绿化方案的设计方法与资料。

教具:自制投影片;影碟;收集有关环保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

展示**]:1、一次性筷子。2、被砍伐的森林。

提问]:1、**了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想法?2、森林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展示课件]:森林的作用。

讨论]:(1)在你和你的朋友、你的家人做的许多事中,有无破坏环境的事例?

2)从刚才看到的小品中你发现人类给地球妈妈带来了哪些有害的影响?

3)你认为我校校园内是否存在由于人类活动而给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的事例?

4)你从报刊、杂志、书上是否看到过由于人们的不良习惯对环境产生不好影响的事例?与此相反,是否知道有些公民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生物环境的事例?[总结]森林的作用。

出示资料]:世界部分国家森林状况统计表。

小组讨论]:1、我国的森林面积的人均占有量是多少,覆盖率又是多少?

2、分析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的现状,想一想我。

国森林占地面积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何差异?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展示课件]森林的破坏。

提问]你知道我国乃至全世界还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保护森林?(如植树节、《森林法》等)

小组活动]校园绿化设计。

1、一般步骤:

了解学校的绿化状况,包括校园的绿化规划,校园的绿化现状。根据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提问:(1)你认为学校的绿化设计有哪些不足?

(如:绿化面积太少,人均绿地面积更少等等)。(2)你对学校的绿化设计有何建议?

(如:尽量减少地面裸露加大校园绿化面积,在学校的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自觉参加绿化行动等等)。

校园绿化设计指导。包括创意、选材、成型。

a.创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在草稿纸上绘出绿化构思图,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在学生创意时,指导学生应该考虑的因素:绿化的整体布局;绿化有美化、绿化的生态功能和美育功能,地方特色等。注意绿化设计与学校的整体规划一致。

b.选材:绿化树种、草坪和花卉植物。

树种:樟树、雪松、水杉、广玉兰、女贞、槐树(各自功能)。草坪:高羊茅、酢浆草(观赏)、狗牙根(体育防护)。

花卉:有地方特色的各种花卉相互合理配制。

要求:常绿与落叶结合、木本与草本结合、地面与空中结合、花香与花色结合。)

c.成型:根据创意和选材。绘制完整的校园绿化设计图,小组共同设计制作绘图,要求绿化设计图应该在学校的整体规划图上完成,并在图上写好标题、标注、说明、方向、图纸的比例尺等。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校园绿化方案。(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最佳设计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设计方案。

各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为评为,对各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选出最佳方案。

2、通过校园绿化设计的学习,充分肯定学生进行校园绿化的能力,缴发他们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的情感,并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积极地参加到绿化、护绿的工作中去。总结:

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森林对人和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知道我们当前的任务、职责──绿化。校园绿化的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了解学校的绿化状况-绿化设计-创意-选材-成型。作业:

请同学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现有的绿化状况并根据自己对绿化的理解,谈一谈自己对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37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苏教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关系。2.重点 关注学校绿化状况,尝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3.举例说出常见树种及其对环境的作用。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关注森林。1.人类和动物的生活离不开绿色植物,因为绿色植物的作用为我们提供。和 2.森林通过参与水循环,可以使空气变得改善气候条件。3.森林对...

年七年级生物上册《7 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学案苏科版

2019 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7.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学案苏。科版。一 背景与意义分析。生物学家认为 生物课程标准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课程标准以 人与生物圈 为主线,改变了沿用多年的 动物学 植物学 生理卫生 的课程体系,这是一项重大突破。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我们共同的家苏教版

4 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教育即生活 儿童认知的发展和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 认识和感悟。将静态的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体验,从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教学中,我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即汶川大 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即认识祖国面积大结合起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