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思品八年级下册《共同的需要》教案

发布 2022-12-28 02:44:28 阅读 1446

第二单元公共利益。

单元课标要求。

1.体会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课程标准2.2.5)

2.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课程标准3.2.3)

3.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课程标准3.2.4)

4.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课程标准3.2.5)

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课程标准3.1.5)

6.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课程标准3.1.4)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是现代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现代社会中**和非**组织特别关注的。“公共生活”“公共利益”虽然在现代生活中是一个新的名词,但是,事实上,公共生活、公共利益本身却是自古就有的。人的特性就是社会性,人类的生活必然具有社会性。

有了公共生活,就必然会产生公共利益。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生活,公共生活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过去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的生活不可能再来。

每个人必须生活在公共的生活环境中,过一种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社会生活。每个人的行为都将会影响别人、团体乃至国家。维护公共利益是保障个人利益的前提。

为了保障每个人生活的安宁、幸福,树立公共意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公共生活、公共利益需要规则来维护,更需要道德的维系。

我们的生活通常可以划分为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两个领域。以家庭为活动范围、不涉及他人利益的生活,属于私人生活的基本范畴。关系到你、我、他的共同价值、行动与利益的生活则属于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的规则与私人生活的规则不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私人生活不仅不受法律的干预,而且还受到法律的严密保护。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关系到他人生活权利,公共生活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则。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藐视公共规则的权利、没有随意破坏公共规则的自由、没有游离于公共规则之外的特权。否则,公共生活就会陷入紊乱的状态,人们各自的利益就会受到侵害。对公共生活权利与规则的尊重就是公共意识。

公共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必须把培育学生的公共意识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在国际社会,各国**以及非**组织对公共利益越来越敏感。各国**将维护世界人民的公共利益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世界上有很多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弱势人群等的非**组织;联合国是国际性的维护世界公共利益的组织,尤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公民的公共意识还在逐渐形成之中。群众对于公共利益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突出表现为“缺乏公德意识”。从小的方面看,在公共场所乱扔废物,随意性,私人化等;从大的方面看,为一己私利,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如破坏环境、掠夺资源等。

这些自私的行为必然会给自然、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教育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教材从三个方面、不同侧面,阐述了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公共利益应有的观念与行为。

第四课“共同的需要”:“身边的公共利益”从我们身边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公共利益以及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公共利益;“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则将公共生活拓展到世界范围,从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以及自然资源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以及人们为了维护全球公共利益所做的努力。

第五课“公私之间”是第四课内容的深化,从理性的高度分析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阐述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矛盾和冲突”阐述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或在某些时候存在着的矛盾关系。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极“左”思潮的影响,表现为对集体利益偏激的认识和对个人利益的忽视。市场经济又带来一些人盲目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以损害公共利益为手段个人主义思潮。

如何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维护公共利益的主体以及维护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公共意识,学会自觉主动地维护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的最大提供者和守护者”说明**在公共利益提供和维护方面的职责。**的职责就是进行公共管理,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利益的手段很多,教科书主要介绍了行政、法律、经济、突发事件的预警等方面。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了解更多的我国**维护公共利益的具体措施,深刻掌握本部分内容。“非**组织:道义性、公益性的社会力量”正像教科书所表述的,“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非**组织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们在谋求经济公平和社会正义维护整个社会整体利益乃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旗帜下开展活动,是一种道义性、公益性的社会力量”。

教科书还详细介绍了非**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方式等。“履行分内的职责”阐述了公民个人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和非**组织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任何组织都是由个人组成的,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最终还是要落到每个人身上。

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看这个社会的人民对公共利益的关心程度,对社会公共道德的维护和遵守程度。所以,本课目标就在于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公民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应尽的义务。“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则阐述了在公共生活中如何维护大众的公共利益,其中强调了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规则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

2.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基本能力,懂得遵守社会规范,信奉社会公德,为社会公共利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公共利益。

3.学生情况分析

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关心社会问题,勤于思考,勇于探求;二是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愿意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三是精力旺盛。在这个时期,学校若能够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对他们进行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和世界的教育,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学校教育系统以及其他社会系统能够真正地重视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为青少年创造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条件,我们就能够把青少年的情感和精力引导到“正道”上来。

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局限,使得他们看问题难免会以偏概全。不良思潮也容易产生误导,使得他们看问题容易陷入误区,走向极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正确引导,一是要引导他们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二要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流思想。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既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同时更要努力为改善社会条件献计献策,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学校教育中培育学生形成公共利益意识,有助于从小树立学生的公益意识,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其次,开展公共利益教育并引导学生开展适当的公益活动,可引导学生抵御社会不良思想意识的侵蚀。营造更为健康的学生成长环境。

让学生深入社区,走向社会实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课堂实践环节教育的先天不足。

第四课共同的需要。

第一节身边的公共利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公共场所和基础公共设施,了解社会公共服务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社会,提高社会调查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珍惜公共设施,关注社会公共服务,关心社会公共利益。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社会公共服务的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设问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场所中。我们在家里休息、吃饭,乘公共汽车上学,在学校里学习,到图书馆读书,等等。

我想问问大家,哪些场所是我们的私人场所,哪些场所是公共场所?(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进一步提问: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公共场所要比我们的私人场所多得多。另外,我们的生活还离不开更重要的东西,即公共设施。

现在,请大家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这些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对我们正常生活的意义。

引出话题,激发兴趣。同时强调公共场所的重要性。

活动一:寻找生活中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

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分组活动时,让小组成员用“头脑风暴”法分别列举“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列举得越多越好,最后看哪个组列举得最多。

把所有小组列举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让学生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有多少,体会这些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

了解社会公共生活,感受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活动二:学生谈感想。

学生就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谈自己的感想,说说自己对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意义的看法。

让学生感受到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懂得爱惜公共设施。

活动三:公共设施项目改造计划。

教师:公共生活环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反映了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状况以及**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中。

现在,假设我们就是**管理人员,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看看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请提出改造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公共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建议活动方式:

1)5~7人一组,把全班分成若干组。

2) 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感受提出当地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公共设施存在的管理问题、现有的公共设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还应建设哪些公共设施。

3)各小组整理本组提出的问题,从中选择一两项本组认为比较重要且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组的“改造项目”。

4)本组成员集思广益,提出各自的设想。

5)全班交流各组的“改造方案”。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从公共设施管理者角度及人民大众的需要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公共设施建设和改造方案,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建设社会的责任意识,锻炼学生的参与建设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教科版八年级思品试题

八年级思品阶段复习题。1 上述材料中我国 主要是围绕哪些环境资源现象展开积极工作的?答 1土地荒漠化,2水资源短缺,3能源匮乏,4大气污染等。2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 环境形势,人类应该怎样做?答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控制人口增长,3节约资源,4保护环境。3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教科版思品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简答题部分。第一单元。名词解释 生物多样性p4 可持续发展p191 资源枯竭的表现是什么?2 环境被破坏的表现是什么?3 面对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唯一的选择是什么?4 表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保护自然?第二单元。名词解释 公共场所p30 公共设施p31 社会公德p501 为什...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思品试题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相对应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12分 1 常言道 长辈过的桥比小辈走的路多,长辈吃的盐比小辈吃的饭多。这讲话告诉我们a 我们应一切听从父母的 b 父母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比我们丰富,我们应该接受父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