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课说教学设计。
三道通镇中学于广利。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制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本课适用于七年级历史课。
本课处于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课。作为复习课,主要运用学习即温故知新、找联系、逐步建构意义、在互动中生成新知识等教学理论,引导初中学生再现再认历史知识,寻找事实依据说明基本观点,建构知识,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为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个人对知识理解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互动反馈,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的社会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复习,在整个知识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在学生初步了解单元基础知识前提下,通过引导学生模拟解说员身份介绍夏、商、周、春秋和战国的社会风貌,培养想象再现再认历史知识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示意图”方式,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学习发掘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的能力;通过生生、师生评议与问题讨论等互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获取经验和启示。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来确定的。
3、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重点:(知识)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青铜文化;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内容、作用);文字、历法及春秋战国思想家的主张。(能力)通过想象再现历史事实;通过总结夏、商、西周兴衰历史,引导学生概括出国家兴衰的一般规律,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充分认识国家兴亡与人才的关系;运用图示法概括历史知识。
难点:(知识)西周的分封制;青铜文明;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封建社会的形成;春秋战国思想家的主张。运用图示法投影讲解突破。
该重难点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来确定的。
4、教材处理。
本课由学生将夏、商、西周及春秋和战国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单元重点知识,再进行综合演练,通过生生、师生评议与问题讨论等互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获取经验和启示。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知识)把抽象知识情感形象化:在初步了解历史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以解说员身份、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现历史;
(理解)把思考触角伸向知识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展示知识示意图,建立知识结构;通过师生评议、问题讨论等互动交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突破难点,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
(启智)情感与理性融合,获取经验启示:引导学生以古鉴今,从中获得经验启示。
教学手段。多**计算机。
确定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及学校现有的条件来确定的。
三)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本节课采用启动原有认知导入的方式导入复习课,运用这种导入方法,可为学生铺设学习桥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学习: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请同学们每组选一位代表以解说员的身份,设计一个解说计划,带领我们回到过去,了解夏、商、西周的历史。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判断他们的解说有无尊重历史事实,有无夸张或知识错误,整体表达和表现效果如何。
学生以解说员身份演讲,培养想象再现历史与表达能力,引发兴趣,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展示知识结构,互相交流。
展示讲解知识示意图。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师设问讨论:
1、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学生回答时可能只说出是胜利或失败,教师及时帮助引导,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时件的能力。
五、综合演练、拓展**:
出示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学生谈体会。**学习方法,为下步学习打下基础。
七、总结结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七年级中国历史
七年级中国历史 下 复习提纲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 隋朝的统一。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二 大运河开通。1 目的 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统治 2 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公里。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学设计
长城实验学校2015年春季七年级历史 下册 集体备课教案设计。教学内容 川版七下第3课科举制都的创立和发展。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备课人 魏砚君。执教者 记住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
中国历史七年级 下
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第三课宋代的社会。学习目标 1 了解宋代衣 食 住 行的变化及东京 临安等城市生活的情况。2 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学习重难点 重点 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难点 宋代社会生活变化折射出的社会文明。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 教法学法 三环五步教学法。教学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