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

发布 2023-03-07 00:37:28 阅读 2247

七年级语文教案。

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创设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敢于说话,敢于质疑,这就是本节课的设计思想。

小巷深处》是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内容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四篇课文都洋溢着强烈的美好情感,这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是十分有益的。

《小巷深处》是一篇抒写母爱的感人散文。文章以“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内容贴近学生心理特征,语言浅显感人,是一篇唤起学生亲情教育的好文章。我们可以以此培养学生感受、体验亲情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本文无论从情感内容还是从能力培养上都是对前一课的延续和深入,在写人记叙文的单元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他们在心理上渴望成熟独立,叛逆心渐强,但事实上又离不了父母的照顾,不理解父母对他们的良苦用心。这正是他们的幼稚之处,也是为人处世肤浅的一面,他们的真情需要熏陶,更需要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学会珍惜亲情,感恩生活。

1、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把人放到事件中写,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文章选取生活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和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母爱,赞美母爱,从而体会文章强烈的感**彩。

2)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认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

确立依据】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记叙文教学要求,确立了以上目标。

1、重点:从课文中读懂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难点:学习本文选取生活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确立依据】1、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我把“情”字作为教学重点,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体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感受、体验爱心的能力。2、七年级学生还不能在习作中熟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讨论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

七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通过吟诵关于母爱的警句诗文、创设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浓浓的母爱氛围。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整个课堂。

2、稍加点拨法。

七年级语文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感悟文学创作中的形象。2 交流与沟通中学会合作,学会 3 通过与文本对话理解母爱,使学生能够心存感激的面对生活。4 养成思考生活的习惯。重点 理解母爱,能够心存感激的面对生活。难点 感悟文学创作中的形象。导入 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看过之后你要告诉我...

七年级语文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 教案5 七年级语文教案1 真情导入 讲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们运城 省 市 区 县 翟店镇的一个小村庄里,村里有户人家,女主人叫毛海花,他们家在村里是个很普通的家庭,上有老人等着赡养,下有两个儿子,家庭收入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收养...

七年级语文教案 《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教案。省 市 区 县 省 市 区 县 黎溪中学黄丽琼。1.学习本文用形象作为情感的依托,对形象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的散文常用的写法。2.学习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3.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一 重点。从文章中体会母爱 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