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1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安排了抛掷一枚硬币两枚硬币以及转盘这三个实验,希望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数据,发现不确定现象的发生并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机会的大小,了解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合理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借助实验,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2、获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于稳定”的认识;
3、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进一步培养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
2、经历对不确定事件确定性内涵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情感态度目标:
1、 经历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的课程,提高数学交流的水平,发展探索合作的精神;
2、经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并在解决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大量实验,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机会的大小。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
关键点:动手实验和观察数据来发现不确定现象的发生并非完全没有规律可循的,抓住重复实验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就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展开讨论与交流。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知道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确定事件。例如“抛硬币”游戏,在硬币未抛出之前,我们无法**每次抛出的结果,这是一个不确定事件。那么不确定事件是否就无规律可寻了呢?
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探索不确定现象背后隐含的规律。思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因式分解的问题,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具体的问题。
二、拓展延伸。
阅读书上:116页的。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游戏中获得的数据,他已经将这些数据填入统计表,并绘制了折线图。
观察折线统计图15.1.1,实验次数在少时,如50次时,实验的频率变化比较大,表现出“波澜起伏”,但是到了190次以后实验的成功率变动明显减小,表现为“风平浪静”,差不多都稳定在0.
50这条水平线附近。 同学们可能会想如果再做400次这样的实验,肯定又会得到另一张成功率的折线图,但是,不用担心,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成功率的折线图都会表现出“先波澜壮阔后风平浪静”的特点,而且最后差不多稳定在0. 50的水平线的附近。
成功率有这样趋于稳定的特点,所以,我们以后就用平稳时的成功率表示这一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即机会。
当抛掷次数很多以后,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否比较稳定?
师:观察折线统计图,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多,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否比较稳定,折线稳定在哪个值附近?
生:当实验次数超过600次后,出现正面的频率稳定在50%的附近。
表中给出了一些著名科学家在抛硬币实验中的一部分资料,请先将空白处填写完整,再说说你从这些数据中有什么发现?
答案:从上至下依次填入的是:2048,0.
5005,10000,6019,24000,0.4923从这些数据中还可以发现,当实验次数很大时,出现正面的频率逐渐稳定于50%左右。
师: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实验次数很大时,出现正面的频率逐渐稳定于50%左右,那么同学知道为什么会稳定在50%左右,而不是20%,30%吗?
学生讨论:生:我想可能因为币只有正、反两面,所以每个面出现的频率各占50%。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
思考:如果换成其他的实验,我们也能发现类似的现象吗?
实验2:抛掷两枚硬币,看看当抛掷次数很多以后,“出现两个正面”和“出现一正一反”这两个不确定事件的频率是否也会比较稳定。
师:在开始实验前,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 在硬币未抛出之前,你能否**每次抛出的结果?假如你已经抛掷了1000次,你能否**第1001次抛掷的结果?
2) 你能**出现两个正面的频率和出现一正一反的频率吗?
3) 在实验过程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4) 你能设计一个统计表来记录实验中的数据吗?
学生讨论: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同学抛掷硬币,另一个同学记录数据,每人抛10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
实验结束后,利用电脑的统计功能,将全班同学的数据进行汇总,将汇总结果填入下表。
教学利用电脑将上表中的数据制成相应的折线图,用两种不同的颜色分别画出相应的两条折线,观察统计图所反应出来的规律。
师:从这幅中同学们观察出了什么规律?
生:抛掷两枚硬币出现“一正一反”的频率逐渐稳定在50%左右;而“出现两个正面”的频率逐渐稳定在25%左右。
师:这与你们实验前**的结果是否一致?有没有**正确的同学?请谈谈你**这个结果的理由好吗?
生:我考虑了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两个均为正面,两个均为反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
师:那么出现两个正面和一正一反的频率为什么不是1/3,而是25%和50%呢?
学生讨论:师:我们可以把两个硬币编上号:
1号、2号,在记录实验结果时可以将1号、2号出现的正反面按顺序记录,如1号正,2号反记为(正、反),那么还可以出现1号反,2号正,则记为(反、正)。抛掷两枚硬币一共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种情况,因此每种情况出现的频率都应为1/4,即25%,而一正一反包含了(正、反)、(反、正)两种情况,因此出现频率应为50%,而不是1/3。
思考:在上面的实验中,如果把硬币换成瓶盖,那么还会逐渐稳定吗?稳定数值还会是50%,25%吗?
学生讨论:换成瓶盖频率还是会逐渐稳定,但稳定的数值不一定是25%或50%,这应该与瓶盖的构造有关。
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课件做一下实验,看看结果是否与你们**的相同。
课堂小结】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每次抛掷的结果是随机,无法**的,但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隐含的规律逐渐显现,事件出现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一个数据值,我们可以用平隐时的频率估计这一事件在每次抛时发生的可能性,即机会。
五、作业 126页习题11.3 第题。
11.1.2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2)
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频率会随着实验次数的而趋于稳定。
2、 使学生通过讨论,观察实验结果体会用频率稳定值估计机会的合理性。
3、 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的基本程序、方法,培养它们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用频率的稳定值估计机会的合理性。
难点:动手实验中,寻找实验规律。
关键点:把握住实验方法、步骤、画出折线图,直观地体现实验规律,趋势。
教具准备】:
转盘大小各一个,设计见课本p98,转盘甲(小),转盘乙(大),实验数据统计表,投影仪。
学具准备】自制大小不一的转盘,设计见课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
用力旋转图15.1.3所示的转盘甲和转盘乙的指针,如果你想让指针停在蓝色上,那么选哪个转盘能使你成功的机会比较大?
分析:如果随着旋转的次数的增加,两个转盘的指针停在蓝色上的频率都逐渐稳定下来。那么就容易选择了。
学生分四人小组进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点评:应首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弄清实验步骤,小组合作方法,数据累计的约定,明确各自的分工,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注意实验中要尽可以使转盘上的指针充分地转动。
在小组合作和各小组合作时应注意累计值的组距,按需要组距来合并各小组之间的实验数据、并在累计的过程中引导观察实验结果。即:频率值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趋于稳定,或者两个频率值都趋于1/4、两个机会都是1/4等。
并且明确实验中的转盘大小,指针位置,转速等不影响实验的最终结果。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做这个实验,将实验结果填入表15.1.3,并在图15.1.4中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画出相应的两条折线。
我们发现。思考。
1. 从实验结果中你得出了哪些结论?
2. 有同学说,转盘乙大,相应地,蓝色部分的面积也大,所以选转盘乙成功的机会比较大。你同意吗?
3. 还有同学说,每个转盘只有两种颜色,指针不是停在红色上就是停在蓝色上,成功的机会都是50%,所以随便选哪个转盘都可以。你同意吗?
4. 如果不做实验,你能语言图15.1.5所示的转盘指针停在红色上的机会吗?
学生讨论:生:(1)在实验结果中我发现两个转盘“停在蓝色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在25%左右。
2)这个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转盘乙大,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的面积都比转盘甲大,但这两个扇形的面保的比例是1:3,甲转盘中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的面积比也是1:
3,所以转到蓝色的机会大小和转盘大小没有关系和面积的比例有关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体验不确定现象测试题
体验不确定现象测试题 3 一 选择题。1 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a 一次掷10枚均匀的硬币,一定有正面朝上的 b 下雨天每个人都打雨伞 c 若某种彩票的中奖概率是1 则买100张这样的彩票一定有一张能中奖 d 某小组有13名同学,至少有2名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2 给出下列四个事件 1 打开电视,正...
三年级数学《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 不确定现象 教学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不确定现象 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摸棋子游戏,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2 能列举出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知道其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不确定现象》练习题 上学期
小学四年级数学 不确定现象 练习题 上。学期 1 宇宙飞船的速度比飞机的速度快是事件。2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这个事件是事件。3 过平面内三点作一条直线是事件。4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10个红球,2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摸到 色的球可能性大。5 有10张形状 大小都一样的卡片,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