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对联六幅》教案苏教版

发布 2023-03-03 06:53:28 阅读 2657

《对联六幅》

主备。王少东。

审核。顾玲君。

课时。2课时。

个性调整。知识与技能: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认识对联这种文学样式,梳理对联的起源、内容、分类、特点等知识。

教学目标。方法与过程:能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对简单对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自己喜欢的对联进行赏析。教学重点认识对联这种文学样式,能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对简单对子。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对简单对子。教学方法教学**。

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学:1、对联的来龙去脉。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左右门,用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的诗中有这么一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对联盛况的真实写照。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对联,受唐代律诗影响很大,也受到唐以前各种诗歌形式的影响。是由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2、对联的种类。

约分为春联、喜联、楹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名胜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

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串对、、集句对、无情对等。3、对联的形式。

正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反对:心平积福欲重招殃。

串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集句对: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无情对:无心复命维他命一意孤行任我行皓月一盘耳红星二锅头。

回文对: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鱼跳塘荷沐秋雨,荷沐秋雨晨风疾,疾风晨雨秋沐荷,雨秋沐荷塘跳鱼。4、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句式一致。(2)词性相对,结构相同。(3)内容相关,不能重复。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此外,张挂对联,传统作法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不能颠倒。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二、学习研讨:对联的考查形式。

一)根据对偶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幅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2、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是:。(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地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蕴。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连忘返。

不少地名还可以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对燕子矶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请从“天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乌龙潭对(2)莫愁湖对(3)**府对(三)分析对联,排列顺序。

下边是**为鲁迅先生逝世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下联: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改后:上联:

四)下面两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请将姓名及其主要作品集填在括号里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2、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五)联系课文或名著内容,拟写下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对联教案苏教版

对联六副。姓名班级 时间 课前预习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1 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 元日 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 和 旧符 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对联六副 对联漫谈

对联六副 对联漫谈 教案。教学目标 1 在课文六副对联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对联的特点及基本知识。2 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平仄 对仗等基本特点。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教学方法 赏析法 讨论法 合作学习 教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16《济南的冬天》教案苏教版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朗读感知,初步感受济南的冬之美。2通过找景物 抓特征的方法,个性化解读济南冬天的魅力。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运用贴切手法描写自然景色的写法。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导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