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试卷

发布 2023-03-02 04:28:28 阅读 7523

第四单元综合评价。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温梅开。

第一部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蟋蟀(shuài) 鞘翅(qiào) 蚊蚋(ruì) 柞蚕(zuò)

b.隽永(jùn) 踯躅(zhì) 雍容(yōng) 蛮荒(mán)

c、塄坎(1éng) 浓酽(yàn) 帷盖(wéi) 红绡(xiāo)

d、蜾蠃(luǒ) 嬉子(xǐ) 醴酪(lǐlào) 忒(t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筑巢摇曳闲暇赏心悦目。

b.隐藏帐蓬袭击出类拔萃。

c.遨游纯朴丽质名符其事。

d.苍茫浩荡合谐触目惊心。

3.下列语句中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那确实是 ① 的乐器,比螽斯的要高级得多。

2)蜘蛛饲养不容易,它要吃昆虫,而且胃口又很好,吃得又很 ② 专吸食昆虫的汁液。

3)天鹅是大自然 ③ 的杰作:优美的身段,浑圆的形体,秀丽的轮廓,洁白的色泽,柔和和传神的动作,时而生气勃勃,时而悠然自得的姿态。

a、①精美 ②精细 ③精巧。

b.①精巧 ②精美 ③精细。

c.①精美 ②精巧 ③精细。

d、①精巧 ②精细 ③精美。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蟋蟀》——布丰——法。

b.《蜘蛛》——周建人——文学家。

c.《天鹅》——法布尔——法。

d.《荔枝图序》——白居易——唐。

5.根据要求填空。(3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颔联是。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禅房的环境幽静的句子。

3)朵如 ,核如 ,壳如 ,膜如 ,瓤肉浆液。

6.能力拓展(4分)

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这个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初中生的建议是什么?

7.综合学习与**(6分)

请你阅读下面四则材料,然后答题。

材料l: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从2024年的年的年的51.7%下降到此次调查的48.7%。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27日)

材料2:《中国教育报》记者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中小学采访时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27白)

材料3:中国和平出版社退休编辑郭志刚把2570册图书捐赠给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大兴区张北育才小学,孩子们开始还能勉强按老师要求排队上前领书,不多大一会,急不可耐的孩子忍不住蜂拥而上,团团围住郭志刚,向他伸出一只只小手,场面完全失控。随同人员说:

“看着孩子欢天喜地的样子,我们觉得鼻子有点酸酸的,忽然体会到了什么叫渴望,体会到了渴望的分量。(摘自《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27日)

材料4:11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和社区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日庆典活动,把读书目变成一个热热闹闹的欢乐节日,显示了全球对阅读问题的关注。

(摘自《中国教育》2024年4月16日)

请你谈谈阅读上述四则材料后的看法。

在“世界读书日”活动中,你班将举行以阅读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写一句话作为此次主题班会的主题语。

在主题目班会中,班主任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你将说的一句是。

第二部分:一)

甲】此后我就留心这八只脚的“诸葛亮”怎样捉飞将,并且看出,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如果蚊、蚋等小虫飞来,触在网上,正在挣扎,蜘蛛忽然赶到,急忙把它捉住,咬在“嘴”里,吸取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去了,好像我们咬一片面包或饼干似的,不费力气。如果投入网里的不是这等小虫,而是力气较大的飞虫,它急忙跑去,便放出丝来,用脚拿了丝去缚,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

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例如蜜蜂,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它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回转身去,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地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着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

有时捆缚得细密到像一个布袋。蜜蜂被包在这样的袋中,往往还会发出吱吱的微声。

乙】一只硕大的蜘蛛在一座古屋上编织了一面漂亮的蛛网,用以捕捉苍蝇。每当苍蝇落到网上,被缠住不能动弹时,蜘蛛就把苍蝇吞食个干净,不留一丝痕迹。因此,别的苍蝇飞来时仍以为这蛛网是个安全宁静的栖息处。

一天,一只颇为聪明的苍蝇飞来了,在蛛网上嘤嘤嗡嗡地盘旋了好久不肯落下,于是蜘蛛便爬出来对它说:“落下来歇歇脚吧!”然而苍蝇远比蜘蛛聪颖,它回答说:

“你的房屋上见不到别的苍蝇,而我是从不在不见别的苍蝇的地方落脚的。”说完,它就鼓翅飞开了,它飞呀飞呀,一直飞到一个有许多别的苍蝇汇集的地方。它刚要在那些苍蝇群中落下,突然一只蜜蜂嗖地飞来对它说:

“不要落下,傻瓜,那是张捕蝇纸,那些苍蝇全都落入圈套了。”苍蝇反驳道:“不要说傻话,你瞧它们还在翩翩起舞呢。

”说完之后,他就一头扎了下去,因此也就与其它苍蝇一样给粘在捕蝇纸上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种的人。

8、就体裁而言,甲文是 ,乙文是 。(2分)

9、乙文中横线上应填的语句是( )2分)

、狂妄自大 b、把局部经验到处套用。

、不知天高地厚 d、自以为是。

10、两文从不同侧面写出了蜘蛛的特征。(2分)

11、甲文中加点的“触”和“投”两字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

12、乙文中画线词语与课文《蜘蛛》中哪些句子相照应?(2分)

13、甲文第一句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乙文第二段的作用是2分)

14、结合两文段的内容,描绘苍蝇被蛛网粘住、被蜘蛛捕食的情景。(50字左右)(3分)

二)红叶西风白雁秋。

鸟类因为生态习性上的差异可分为留鸟和候鸟,留鸟终年留居在一个地区,或是仅作短距离的漂泊或短距离的垂直迁徙。候鸟则具有因季节不同而作长距离迁徙、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燕子春来秋去,鸿雁春去秋来,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一自然现象。

在我国长江流域,家燕是夏候鸟。每年春分前后,飞来繁殖育雏;到了秋季天气转凉,它们又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最远可到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带越冬。

候鸟在迁飞时都具有定向识途的能力。家燕、雨燕以及其他多种候鸟,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时,不仅能够到达它们出生的地区,甚至能够准确地回到旧巢址营巢。根据作者和同事们的野外调查,见到在黄海前三岛繁殖、经过环志的白腰雨燕,有的个体竟能回到前一年营巢的同一石缝中营巢。

这种定向识途的归家能力,实在令人惊讶!

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全世界鸟类有9000多种,其中有4阗0种或稍多一点的鸟类是候鸟。

鸟类学家用轻而耐磨蚀的铝合金或塑料制成脚环,刻印上放飞的地点、年份和号码,作为环志系戴在候鸟的脚上;或者利用其他探测的手段,对迁飞的候鸟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几乎都能按照南北向固定的路线迁徙。一些水禽和涉禽,更是沿着江河和海岸线迁飞。所有迁徙中的成员,并非都能在同一时间到达目的地。

其中也有不少个体在长途飞行中要掉队,夏季到达不了繁殖的区域。

可是在另一方面,诸如紫崖燕和猫鹛(亦作猫声鸫),却几乎在同一季节的同一月、同一日同时飞到某一地点。曾有鸟类学家做过关于猫鹛迁徙的观察记录,连续5年都在4月中旬的某一天,不迟不早就在那天到达。这5年里某地猫鹛的“首见日”是固定的一天。

900多年前,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白雁到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文中河北人,泛指黄河一带居民。白雁是指目前已经少见的雪雁。霜信则指从雪雁飞来这一物候现象,可以知道霜期即将来到。

这里所叙述白雁来到的日期,虽不像猫鹛那样一天也不差的准时到来,但也够准确的了。“碧云淡日黄花节,红叶西风白雁秋”,就是描述这种候鸟飞临时的物候。

许多体型较小的鸟,都于夜间飞行,白天觅食。有一些种类则主要在白天飞行。很多游禽和涉禽在白天,也在夜晚飞行。

迁徙时常要越过青山碧海,长河大漠,飞到遥远的地方。它们的迁徙路线,又都跟地面上的地形、河川、山脉的变化有着一致的关系。

鸟类学家对长刺歌雀进行观察,发现它们每年往返于北荚的繁殖地和阿根廷的越冬地之间要飞行22400千米,这样的路程多么遥远。

候鸟在作长距离迁徙时,又是靠什么机制来定向识途的呢?通过环志、雷达观测,在鸟类身体上装置微型发报机和飞机跟踪等方法得出的资料表明:鸟类在夜间飞行,往往靠天空中日月星辰的位置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应当飞行的方向。

飞行时也可利用磁场作为定向识途的标志;在高空飞行的鸟类还能按照特定方向振动的偏振光来定向识途。有些鸟类更可以利用波长范围在3250—36加埃之间的紫外光作为定向识途的标志。

此外,也有学者经实验证明,一些鸟类能利用大气中次声(频率低于16周/秒、人耳不能听到的声波)发源地(例如海洋中的巨浪、磁场巨变等)作为定向识途的标志。其他还有多种原因:有遗传进化上的原因,有生态学上的原因以及地质历史上出现有冰川时期的原因,都说明候鸟为了能找到适宜的外界环境来觅食、繁殖、避开天敌和不良的气候条件,不惜消耗大量的体力来作长距离的迁徙。

鸟类为什么要迁徙?在迁徙的征途上,又是怎样定向识途的?特别是有些种类的幼鸟,在出生后当年飞向越冬地的迁徙中,先于成鸟出发。

这些幼鸟并非“识途老马”,在飞经从未走过的路线时,它们又是靠什么来识别路途的?凡此种种,还是迄今未能充分揭示的谜。

15.鸟类学家们依据什么将它们分成留鸟和候鸟?留鸟和候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分)

16.家燕、雨燕均是候鸟,家燕、雨燕是指一种燕子吗?作者为什么要说“到目前为止,已经知道全世界鸟类有9000多种,其中有4000种或稍多一点的鸟类是候鸟”? 2分)

17.沈括是北宋的科学家,杜甫是唐代的诗人,河北人是泛指黄河一带居民,然而三种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有着相同的看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分)

18.鸟类学家在观察候鸟作长距离迁徙时,采用哪些办法得出哪些重要的结论?候鸟们为什么不惜消耗大量的体力来作长距离的迁徙呢? (2分)

19.人类在从事鸟类研究过程中已取得可喜的成果,然而对鸟类的研究到达终点了吗?还有哪些正等待我们去探索研究呢? (2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一 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归省 行 辈。叱 咤 风云。亢 奋。蓦 然。戛 然而止。2 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 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作业

unit4 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座号 2019年3月11日组稿人 朱碧芳。一。根据汉语提示写单词1 there are many ru lz in my family.2we can t run after others in the走廊 3 jim,don t打架 with your class...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练习

1 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 元宏 皇帝 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a 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 完成了国家大一统。c 抵御了外来侵略d 促进了民族融合。2 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