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发布 2023-03-01 21:57:28 阅读 5942

成都市华建学校学校刘培中。

整体把握:一)、本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

本单元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序列。在第一单元“人生”单元之后,第三单元“大自然”单元之前,仍然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侧重于理想和信念,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本单元诗文兼具,古今咸存,中外结合。

二)、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与第一单元相比,本单元理性的成分更多;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为学生属于中学初始年级,而中学与小学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有较大的不同,学生也正或者即将进入青春期,正是立志、励志的**时段,为了让学生能较快地融入中学生活和学习,学会用心用情体验人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理想追求,让学生深入思索、领悟课文深长意味,同时练习和掌握朗读技巧,学会课文的一些表达技巧。为学生在中学的学习夯实良好的基础。

三)、编者意图

对于刚进入中学的懵懂少年少女,方向感十分重要,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因为经历和环境的不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形色各异,让学生确立好发展的方向,做足面对困难的思想储备,当是极富人文性的语文学科为跨进新学习环境的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个单元不足以让学生确立好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世界观,第二个单元继之,强化学生对理想的确立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

四)、单元主要内容

第6课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打各种比方,用各种意象,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第7课《短文两篇》,一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一篇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抒写人生体验。第8课周国平的节选《人生寓言》,表达了人生中的好事和坏事可以互换的道理。

第9课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表现了科学家目标如。

一、信心满怀和勤奋坚韧的性格特点。第10课《论语十则》。既有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还有谈修身做人的人生格言。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加之我校位于城郊结合部,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本地农民洗脚上岸,使得我校多数班级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绝大部分,郊区农民占了一定比例,另有极少数搬迁厂矿子女,整体上看,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文化水平较高,能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为数甚少。

虽然经过了六年的小学学习,但学生对理想信念仍缺乏一个清晰的规划和认识,个别学生对学习以及其他人生困难准备不足,亟需我们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有益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分析。

1、基本知识和技能。

识记字词,掌握诗歌及散文的朗读技巧,尤其是要培养新学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文言文翻译技巧,练习归纳学习文言文方法。熟读背诵,努力将文言文的字词过关。

2、学会思考,明晰作者思路和写作目的。

理想》一文朗朗上口,形象生动,在朗读的过程中用心体悟,学生当能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使学生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张晓风的《行道树》,学生应能从行道树的自白中感悟到奉献的意义,并以此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认真阅读,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出自己的生活智慧。

《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第8课周国平的节选《人生寓言》,表达了人生中的好事和坏事可以互换的道理。第9课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表现了科学家目标如。

一、信心满怀和勤奋坚韧的性格特点。第10课《论语十则》。既有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还有谈修身做人的人生格言。

3、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学会表达。

朗读是一门学问,需要练习者用心用情。对于诗歌,找准节奏,恰当停顿,合理重读才能更好地和诗人的心灵形成共鸣,达到情感上的感染和沟通。初一的学生对朗朗上口的诗歌朗读兴趣较浓,但普遍只是在音高上显得激情,疏于对诗句的顿悟和理解,更不善于在朗读中去联想和想象,需要我们教师恰当引导。

对于小品文朗读,语调、语速、情感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给予学生扎实有效的指导。文言文,如果通过朗读能让学生热爱上祖国传统经典文化,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乃至个人修养。

在朗读能力得到加强的基础上,让学生能畅达地将内心真实感受表述出来也是我们教学的关注点。既然理想对人生有如此重要的决定意义,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理解哲理的基础上,说出(写出)自己的人生理想。读了《短文两篇》,学生应能从对生活的观察中找到奉献者,应能说出感悟深刻的“第一次”。

《论语十则》中大量的读书方法、读书态度都应该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这两个方面的独特感受,练习将其表达出来,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4、学到有用的写作技巧。

这个单元除了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因为是外国科学家,行文笔法不为初一学生熟悉,以及文言文对学生来说稍显陌生,其余的几篇课文类型在六年的小学学习中屡见不鲜,学生对散文中托物寄情、言志、寓理的写法有一些感性认识,但还不善于去模仿,《行道树》是一个很好的范文,可以引导学生对自然中的其他植物,如竹子,腊梅,莲花等进行描写并寄托以情感,甚至可以模仿第一人称来表达,力争掌握象征、照应的一些写法。学会用心地体味生活并提炼生活,《第一次真好》可作范例。

5、学习玛丽·居里高贵的品质。

玛丽·居里之所以占据智慧的高地,在科学领域取得异乎寻常的成就,很大一个原因是她高尚的品德力量以及对科学事业的热忱。她的那种沉静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对事业的那种执著和充满信心,加之勤奋和努力都是我们人类至为高贵的品质。尤其是她的淡薄,超然于尘世的洒脱,让后学明白了成功的钥匙所在,更让人明白了人生意义的所在。

三、重点教学内容。

一)把握文意:概括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理想》这首哲理诗主要讴歌了理想的意义,从理想的历史意义谈到人格意义再谈到人生意义,目的是鼓励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奋斗。

行道树》一文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我们也应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第一次真好》通过介绍“我”第一次看见柚子树和回忆第一次养十姊妹的独特感受,得出第一次真好的结论,希望人们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写了一只白兔因具独特赏月之才得到诸神之王慷慨赐予,拥有了月亮之后产生了患得患失之感,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拥有了他不该拥有的东西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落难的王子》通过“我”叙述王子和“我”的际遇告诉人们: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这两则寓言告诉人们事情的好坏是可以转换的。

我的信念》作者从宗旨,环境和工作几个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追求和高尚情怀,表达了自己热爱科学,勤奋工作的人生诉求。

论语十则》既有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介绍,也有对修身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学会朗读:诗歌朗读的技巧,散文、古文的朗读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诵读现代诗,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3、根据内容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语句的停顿。

三)品析词句:体味重要词语的的语境意、特殊含义、言外之意及传达的感情,并对精彩语句进行赏析。

行道树》中“神圣”“痛苦”“深沉”的理解;《理想》中“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行道树》中为何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为何而忧愁?

四)揣测写法:象征、首尾呼应的表现手法进行评价和赏析。

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的意义。

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第一种,就是文章前后是说明同一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所以,又称对照。

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作用: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

好处:结构严谨,自然明确。

五)感悟体验:结合课文,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感悟和体验获得有益的人生体验。

理想》思考:(1)人为什么要有理想? (2)人要有怎样的理想? (3)(提升)怎样把远大理想贯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行道树》思考:(1)行道树有什么特点? (2)作者歌颂什么精神?

第一次真好》思考: (1)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

2)我们获得怎样的启示?(好的,坏的)

人生寓言》思考:(1)课文表达了怎样的寓意? (2)如何把握寓言的寓意?(过程和方法教育) (3)寓言有什么特点? (4)这两篇寓言有什么特点?

我的信念》思考:(1)居里夫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或性格特点?(意在训练分析归纳) (2)我们受到怎样的启发教育?

论语十则》思考:(1)每则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从课文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六)识记、理解、背诵《论语十则》。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此类活用。

第一次真好》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赏析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深层次把握文章主旨,学习第一段或第四段描写细腻、用词准确的写法,试着仿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教学重点:目标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9月27 日16:45时,神舟7号宇航员翟志刚出舱,这是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是中国继2024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2024年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后的又一突破。在历史上,在生活中我们曾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那这些第一次又有着哪些“奥妙”呢?

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朗读、整体感知第一次真好。

1、生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思考: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

学生回答后明确:好在“奇妙”“喜悦与新奇” “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低回品味”“新鲜而刺激”“回味无穷”。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生物具有生命现象。具体地说,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能够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的个体能够从小长大。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细胞与生物的关系,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 对...

鲁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张延春。一 单元主题说明。本单元以名人为主题,六篇文章各有侧重的写出了名人的品格 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从各方面为我们提供可学习的榜样。学习本单元,要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品读,联系这些名人的卓越成就深入理解课文,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以及他们良好...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主讲人 李朝霞。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一 单元时段和特点 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 前221年,夏 商 周时期的历史。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主要抓住两个环节 一是国家起源,一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变革。公元前21世纪王位世袭的实行和国家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国家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