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风筝教案

发布 2023-02-27 20:15:28 阅读 6036

学习必备欢迎**。

风筝。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过程与方法:

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无法把握的悲哀教学难点:

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在大屏幕上展示“放风筝”的**,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放风筝的感受。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造氛围。二、作者简介。

三、背景简介。

四、出示目标。

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听读要求: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1)生听读后解答(2)师总结。

六、研读课文(一),寻找误解和冲突。

1、在文中找出描写弟弟对风筝入迷情状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读句子后做答。

2、“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出息的?(1)生答(2)师总结。

3、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1)生答(2)师总结。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七、研读课文(二),自我反省感受亲情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

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

学习必备欢迎**。

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1)生交流(2)师总结。

八、合作**。

1、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1)生交流(2)师总结。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你能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看出什么样的社会意味?(1)生分小组讨论(2)师总结。

九、品味语句,渗透感情。

生自由找出自己认为用的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加以品味。十、体验反思。

对待早年的鲁迅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老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

十一、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十。

二、小结。师总结,生欣赏歌曲《三月三》

附:板书设计。

风筝。风筝。

鲁迅。嫌恶。亲情。我。

喜欢。弟弟。自省。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童趣教案

童趣。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背诵 翻译全文。过程与方法 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 物外之趣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词句教学难点 感悟 物外之趣 教学步骤 第1课时。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青梅竹马 这个成...

七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四川省 省 市 区 县 同合九义校尹才根。今年是我县课改实验第二轮的第一年。我有幸参加了第一轮的课改实践,经过一轮的实践,感触颇多 现实的应试教育与课改要求总有那么一段距离。当然,课改也让我放宽了眼界,上课更有自主性和灵活性。针对现实的教学环境,特对今年上...

七年级语文教案之风筝常识

1 作者简介。鲁迅 18811936 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 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年 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