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教学设计第3课《羚羊木雕》

发布 2023-02-25 22:24:28 阅读 6972

第3课羚羊木雕。

教学目标。1.抓住对人物的描写部分,从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

2.了解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3.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生活表象、深刻领会文中所蕴涵的待人处世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诚的心理与父母沟通。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导入新课。同学们,拥有友情是幸福美好的,而浓郁的亲情则更是令人心醉的生活财富。可是当现实中产生的分歧、冲突,使得纯真、美好的友情承受无助、无奈的伤害时,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又会思考些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因羚羊木雕而引发的故事,去感受故事中“我”的无奈伤心甚至眼泪,去体会是羚羊木雕贵重还是朋友之间的友谊更珍贵?

文本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及要求:

1.学生边读边勾画文中的生字词,再展开查字词典比赛。如生字:怦、杈、攥;词:自作主张、形影不离、合二而。

一、满不在乎、仗义、怦怦等。

2.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用“文章讲述了的故事。”的句式说话,提示学生从多角度或由抽象到具体表述,教师屏幕展示或板书学生表达的内容,如:

1)文章讲述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故事。

2)文章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3)文章讲述了为一件工艺品而闹得一家人很不愉快的故事。

4)文章讲述了一件羚羊木雕送了人而被迫要回的故事。

5)文章讲述了“我”把父母送给自己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父母要我去把它要回来的故事。

二、深入情节梳理思路。

1.学生逐段速读,编写文段序号并标出文中回忆开始和结束的句子。

2.提问:回忆部分从叙述方式的角度看属于哪种叙述?这样叙述这一内容有何作用?

插叙,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这段插叙交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或“我”送东西给万芳的原因等。

3.教师在上述提问的基础上相机简介**的有关知识(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情节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提问:全文按情节可分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前后讨论,自由发言:1—16段故事的开端,写妈爸追查木雕的下落;17—25段故事的发展,插叙“我”同万芳的友谊;26—28段故事的高潮,写“我”被迫要回木雕。

三、语言品析分析人物。

1.在文中圈画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第一组:刻画妈妈的。

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去掉“突然”,可以吗?)

2)“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句中的“紧紧”表现了什么?)

3)“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不用“坚定”,句子的表达效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解析】(1)中用“突然”一词,一开头就渲染出紧张的气氛,写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2)句中“紧紧”表现妈妈追问的神态。(3)句用“坚定”表示出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固执生硬的态度。

第二组:写“我”的。

1)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怦怦”一词用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2)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3)“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4)“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解析】(1)中“怦怦”是拟声词,形容心跳。被逼无奈,“我”受到的惊吓的心理、动作、语言在各句中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我”的真诚无私。

2.思考:通过写妈妈的逼迫、追查,表现了她的态度,显示了文中“我”的妈妈是怎样一个形象?

提示:外在的形象是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内在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

点拨:妈妈神情面貌——咄咄逼人。再三强调羚羊木雕的贵重,其实这是用这个砝码去衡量孩子的情感在大人心目中的分量。

在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情感并无分量。性格特征——只知羚羊贵重,不知友情珍贵,即重财轻义。

3.从爸爸“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以及谈话内容看他的态度是否与妈妈相同?进而可以看出爸爸不同于妈妈的个性是什么?

静静地”写点烟的姿态,“慢慢地”表示说话的速度,和“很平静”的声音配合起来看其态度实质是相同的;至于个性却有所不同:妈妈严厉,爸爸冷酷。

4.奶奶很简省的一句“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奶奶的话是对“我”父母逼迫要回木雕粗暴做法的批评。奶奶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友情,是明事理的,但力量有限,又左右为难。

5.人物性格特征:

爸爸:婉转、持重沉稳。

妈妈:态度生硬固执。 (个性不同,态度相同,只看到物品价钱价值,不知友情更可贵。)

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重情、软弱。

万芳:仗义、明理。

四、多元智能拓展延伸。

1.你是怎样认识围绕羚羊木雕发生的这场矛盾的?你认为事情应该怎样处理才妥当?

鼓励学生对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如万芳妈妈说“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据此可以设想,“我”的妈妈如果委婉地跟万芳妈妈说这件事,劝万芳妈妈不要责怪万芳,好好跟万芳说,万芳就会把羚羊木雕还给“我”,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感情,又可以让孩子更懂事。

2.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要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包括大人在内有事要同人商量,尽可能地考虑周全,消除隐患。假如当初父母讲明白木雕的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再则女儿事先征求父母的意见,也就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

3.本文叙述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表现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行为处事的观念冲突,反映的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教育的问题。但从不同的角度**,或许文章的主旨各不相同。

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五、总结文本感悟导行。

一件围绕羚羊木雕而引发的平凡的家庭小事,却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方面是少年世界的友爱、友情;另一方面是**世界既有对子女的疼爱深情,又有因对事件的不当处理而造成对孩子人格和友情的伤害。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可以提出一个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大问题。

现实中,让我们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理解,来多一份温馨。

附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与父母一起读本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大曹庄管理区第一中学曹军强。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 散曲 的文体知识。正确朗读 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 过程和方法。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目标 教学难点目标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预习指导 背诵课文 段。查字典解决生字词。三分钟演讲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一同学描述此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1 湖北省公安县实验初级中学阳代法。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 温晴 的特点,使笔下的山 水 城 人跟这 温晴 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