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试卷答案

发布 2023-02-25 08:01:28 阅读 3811

1、kuī 偷看 dùn逃走 shì咬 xīn 品德高尚 rú有学问的人

láo 使……劳累 zhuó 洗涤 xiǎn少 jiàn夹杂 yè拉。

2、(1)……的样子;然而 (2)少;新鲜(3)喂奶;乳头(4)手指;指出。

3、略。4、(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用船小心谨慎的样子不能承受、不禁用蹄子踢只、不过离。

6、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

黔驴之技:比喻有限且拙劣的一点本领。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后多用来形容表面强大而实际上很虚弱的东西。

7、略。8、心理活动: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终不敢搏;技止此耳动作:蔽、窥、遁、视、近出、荡倚冲冒、跳、阚、断、尽。

作用:细腻、逼真、传神地刻画了老虎的形象。

9、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庞大的东西吓倒,要仔细观察研究,找到它的弱点,从而战胜它。也告诫我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虎无疑是聪明、勇敢的。

驴很笨,它对身边的危险毫无觉察,麻木迟钝,不考虑对付老虎的办法,结果被吃。

10、出名、著名没有学问的人奏乐的声音这。

11、略。12、“惟吾德馨”或精神充实。

13、诸葛亮;扬雄。

14、言之即可。

15、唯独,仅仅 ; 单独,一个;老而无子;少;缺少;新鲜。

16、略。17、表现出作者和陶渊明一样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8、作者将莲人格化,是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在这里,作者托物寓意,借莲的形象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19、隐士、富贵者、品德高尚的君子。

20、表达作者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

21、例:菊: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牡丹: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2、擅长适逢,正赶上同“座” 说梦话不久全、都

23、略。24、统领全篇,全文处处表现表演者的**之“善”。

25、肃静而紧张的气氛。表现宾客对表演的向往之情,衬托表演者**之“善”,为下文精彩的表演作烘托和伏笔。

26、摹拟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情形。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既而、当是时。

27、“遥闻”表远远地听到之意,营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宁静的氛围,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入了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微闻”是指声音轻而慢,从侧面突出房间的寂静。这两个词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在生活中的听觉感受。

28、摘录略。在表演者表演一家四口人惊醒的情形时,宾客听得很入神,心领神会,叹服不已;当表演者摹仿四口人由醒入睡的情形时,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驰,心境也从喧闹转为宁静。听众的反应是从侧面突出了表演的效果,烘托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9、喧、偏、山、还、言。

30、因为无追求名利之心,即使居住在闹市,也宛如在深山。诗人用“心远地自偏”的平淡诗句说出了这个深刻人道理。

31、诗人在东篱旁采摘盛开的菊花,无意中望见郁郁葱葱的庐山,这时,夕阳西下,飞鸟投林,万物自由自在,表现了诗人心旷神怡,悠闲自得的心情。“见”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跃入眼帘,人与自然和谐相通,不能改成“望”。

32、这句诗表达了敌军压境,形势极为严重,此句好在把敌军压向边城比喻成黑云压城,极为形象传神。

33、这联诗句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出战斗的激烈。“角声满天”就是号角的声音震天,“燕脂”就是胭脂,这里指战士的鲜血,“凝夜紫”在夜晚的朦胧中凝成了紫色。这些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战斗的惨烈。

34、表达诗人对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扬,也表达了诗人报效祖国的决心。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一答案讲解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好 h o 载 z i 黔 qi n 窥 ku 慭 y n 骇 h i 遁 d n 噬 sh 狎 xi 踉 li ng 倚 y h n 陋室铭 l u 德馨 x n 鸿儒 r 调 ti o 素琴案牍 d 颐 y 蕃 f n 淤 y 泥涟 li n 亵 xi 濯 zhu 逸 y...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说明 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千姿百态的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生存伙伴,有了他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 生趣盎然。本单元选编了五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它们是郑振铎的散文 猫 沈石溪的动物 斑羚飞渡 诗人牛汉的代表作 华南虎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动物小品 马 和蒲...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重点词语 文学常识 名言名句 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2.提高现代文 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 复习目标1.2.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1 字音字形。2 词意。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