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发布 2023-02-25 07:59:28 阅读 8045

七年语文期中测试试题。

提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

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徜徉在语文到天地里,我们感动于邓稼先“ 鞠躬尽cuì( 死而后已”的一生,领略到黄河伟大而又坚强到英雄气gaì( 感受到端木蕻良在广大到关东原野上zhì( 痛的爱国情怀,也见证了杨绛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zu (

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风格千篇一律。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三每天上网玩游戏,玩得甚至连饭都忘了吃,真是鞠躬尽瘁啊。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c.自然灾害是异常恐怖的,光鲜为人知的汶川**就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d.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加入共青团组织了,真是一拍即合,我郑重其事地将入团申请书交给了团支部书记。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也有他称。他称中,除一般他称外,又有爱称、敬称等。

c.《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d.《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迁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6、语文实践活动(3分)

了解文化】为加深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感情,班级将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与。

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一个传统节日、与之相关的一副对联或一句诗、你家乡过这个节日时的两项活动。

7.古诗文默写。(8分)

1)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程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艰苦生活的句子是:

5)请从你所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组爱国的诗句:

8.名著阅读。(3分)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辆自己的车。但他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抢走了;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了磨难。

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的自杀,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被吹灭了。

二、阅读理解(44分)(一)(5分)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10、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斗”修辞方法,并简析其作用。(3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 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1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三)父亲那只寂寞的手。

①家人住院,同病房有个乡下来的年轻人,右手的手指除了大拇指外全部截掉了,为了还原手上的**,医生将他的右手缝到肚皮上,据说要养护一段时间。

②陪这个年轻人来住院的是他的爱人和父亲。每天晚上,年轻人和妻子挤在窄小的病床上休息,而他那黑瘦苍老的父亲,就用几块泡沫板席地睡在大厅的走廊上。白日里无事,小夫妻两个经常叽叽咕咕地凑在一起说私房话,做父亲的,远远坐在安静的走廊长椅上,一只手在眼眉上滑来滑去,衰老的眼睛湿漉漉地看着某个地方发呆。

即便吃饭的时候,他也是沉默的,唯一话多的是每天早晨查房的时候,他总要追着医生问东问西,听到解答后,又一个人怔怔地去长椅上发呆了。

③一天夜里,病房的空调调得太低,年轻的儿媳感冒了,昏昏沉沉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年轻人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输液,那个黑瘦的父亲跑到门诊大厅买来几片药,然后坐在儿子身边,眼巴巴看着输液瓶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来。

④半小时后,液输完了,**拔下针头后,用一根棉签摁在年轻人的手上,转而嘱咐老人:帮着摁一下,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按摩一下他的胳膊。

⑤就在那个瞬间,我注意到做父亲的手轻轻抖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摁住棉签,眼光忽然变得有点羞涩。年轻人似乎也不习惯父亲的手在自己胳膊上按摩,他局促地扭一扭身子,转眼看着睡梦中妻子的脸。往日里,都是爱人帮他按摩和摁棉签,他咕哝着要父亲停下来,可是老人并不答话,而是继续轻轻按摩着他的手臂。

病房里长时间地沉默着,老人放在儿子胳膊上的手渐渐不颤抖了,他熟稔地从上到下运动着,眼神里竟然有欢欣的火花蹦出来。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妻子,他微微闭上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抖动着,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场景深深感动了。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几乎都为孩子换过尿布。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一样的笑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无论多暴躁的父亲,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都会瞬间融化成温柔的水波。

.孩子日渐长高,世界愈发开阔,父亲终于不再是生命中唯一的英雄。这时,孩子的手开始离开父亲,落在朋友的肩上、恋人的臂上,做父亲的,欣慰地笑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父亲灿烂的笑容中看到些许失落的阴影。

孩子大了,血缘浓情依然在,可父亲的手却从此寂寞下来。再也没有那个娇气的丫头拉着他的手到街角去买一串糖葫芦。顽皮的孩子成为清醒理智的成年人,成熟的代价是,他变得羞于直接细腻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⑨中国有句古语,家有白发爹娘是大福。只是,天下儿女可曾知道,在父母心中,六七十岁还依然可以有和自己撒娇的孩子,那又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⑩离开医院之后的第一件事,我回了父母的家。在父母惊喜的笑脸中,我好像小时候那样猛然把自己的手钻到父亲的手里:“帮我捂一捂,好冷呐。

”那个瞬间,我感到父亲明显抖了一下,他整个人似乎一愣,而后,我看到一滴泪落在了我的手背上。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答。16.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加粗词语“抖动”的作用。(3分)

答。17.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赏析第⑦段的画线句。(4分)

答。18.有人认为文章结尾第⑩段多余,应该删去,你同意吗?言不及义炎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答。19.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3分)答。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期中考试。一 卷面书写。二 基础知识及运用。1 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 修养。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称羡不已。请工整地抄写下面一句话。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2 下列加点的字词拼音无误的一项是。凝成 n 眩目 xu n 小憩 q 盘虬卧龙 qi u 呵责 h 洗濯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气冲斗牛 d u 深邃 su 重荷 h 花圃 p 门槛 k n b.锲而不舍 qi 哽咽 y 狭隘 i 炽痛 zh 亘 g n 古 c.兀兀穷年 w 脑髓 su 秕谷 b 讪笑 sh n 殷红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一 古诗文名句填写 共6分 1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2 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 夜雨寄北 3 山际见来烟吴均 山中杂诗 4 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5 岑参 逢入京使 突显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6 论诗 中表达了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二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