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发布 2023-02-15 22:20:28 阅读 2731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意图。

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林国忠。

设计理念: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趣题,教材借助这个问题向学生提供了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旨在通过教师启发讲解和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节课的设计我们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中,教师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多手段、多角度的探索,运用猜想与列表的尝试法、假设法、代数法等多种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在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通过例题与生活中类似问题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实现解决问题策略的自主优化。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广角”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中新增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作为本册教材“数学广角”中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转化、函数、假设、代数和模型思想,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鸡兔同笼”问题是《孙子算经》中的一道名题,它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引起了许多国家众多数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做好经典数学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12-115

学情与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集题型的趣味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具有训练智能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教材呈现三种基本的解题思路:列表尝试法、假设法和代数法。

列表尝试法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学生容易接受,但数据较大时比较繁琐,适用性有限;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策略,但算理抽象,理解有一定难度;代数法等量关系较明显,学生理解数学关系简单,并有利于中小学的接轨,但求解过程对多数小学生而言较难。

课前,调查发现:对于“鸡兔同笼”问题,一部分学生在“奥数”中接触过,但多数学生还缺少独立解决本问题的策略,没有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讲解与学生自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尝试、探索、交流、比较中弄清“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题策略,经历多样化解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尝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用假设法和代数法的一般性。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中各步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解读原题,直奔主题。

1、问: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以前接触过这种问题的同学举个手。

2、出示古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3、原题解读,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设计意图:从我国古代数学趣题直接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的悠久与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欲望。]

二)合作**,寻找策略。

1、改编原题,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理解题意:从题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3、探索策略。

1)列表尝试法。

猜一猜:笼子里可能有几只鸡,几只兔?

说一说:他猜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该怎样调整鸡和兔的只数?为什么?

试一试:在答题卡上自主尝试,如果答案不对,自主调整,直到找到正确答案。

反馈交流。a、按顺序列表。数一数试了几次?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b、取中或跳跃列表。数一数试了几次?有什么秘诀?

比一比:以上各种列表尝试的思考策略分别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列表尝试法虽然烦琐,但这是解决问题一种重要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列表尝试的方法初步体验在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也发生变化,为下面学习假设法和代数法做好铺垫。

]2)假设法。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小组讨论,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汇报反馈。a.假设笼子里都是鸡,兔即是:(26-8×2)÷(4-2)=5(只)

b.假设笼子里都是兔,鸡即是:(8×4-26)÷(4-2)=3(只)

比较:以上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思考:为什么假设全是鸡,先求出的是兔?为什么假设全是兔,先求出的是鸡?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假设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老师以列表尝试法为基础,放手让学生在独立尝试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自主**,学生从自主尝试到讨论、汇报、互动,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巧妙地将学生个人或集体的认知经验、思维过程转化成数学语言(数学算式),从而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获得了新的数学思想方法。

]3)代数法(略)

代数法是学生在五年级已学过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运用它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便于学生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不失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好方法,也让学生体验、领悟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梳理小结,比较优化。

三)推广应用,建立模型。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

2、生活中“鸡兔同笼”的问题。(学生自选一道题独立解答)

1)动物园中的问题。

动物园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2)游乐园中的问题。

有38个同学去游乐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每条乘6人,小船每条乘4人。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3、对比联系,建立模型。

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与例1有那些相同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既巩固了新知,又使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凸显了本节课的学习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总结,提炼出此类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决的一般性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引导阅读,课外延伸。

1、阅读并思考课本114页的“阅读资料”。

2、完成练习二十六的1-3题。

设计意图:“抬脚法”是一种特殊而巧妙的解法,学生不容易理解,课后的阅读给学生一个自主**、交流的空间,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国古代数学的魅力。练习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挑战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为学生的课外发展提供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 鸡兔同笼 问题教学设计。执教者 阳芳芳。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12 115页内容。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 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一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本节课借助 孙子算经 中记载的 鸡兔同笼 原题进行介绍,并...

小学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 1

费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2019年7月10日。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备单位 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课题。鸡兔同笼。课型新授。马庄镇中心小学张晓东使用单位 教师。1 了解 鸡兔同笼 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鸡兔同笼 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和用方程解法的一般性...

小学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班级姓名。例1 鸡兔同笼,共有头100个,脚316只,那么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例2 小李爱好集邮,他用10元钱买了6角和8角的两种邮票,共15张,那么他买了6角邮票多少张?8角邮票多少张?例3 玄武湖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生平均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