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包括补充教案

发布 2023-02-15 15:56:28 阅读 4859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与目标定位:

数与形》是本册教材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作为教材新增的内容,我们考虑最多的还是目标的定位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例2以及后面编排的几道习题都属于思考题甚至竞赛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对普通学生来说要求偏高。

现在教材作为例题编写,在教学中究竟该达到怎样的要求?我们把握不定。尽管在以前的学习中,曾经出现过一些有关数与形的练习,学生结合“形”来分析问题有一定的基础。

如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形,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但纵观教材并没有系统的教学数与形结合的内容,所涉及的练习也比较分散。因此,我们理解的这节课的意图是:

试图通过一道特殊的分数加法的计算,让学生体会进一步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形”沟通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及理解“无限接近1”。并能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迁移到解决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所以将目标定位如下: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形”(面积模型、线段图、直角坐标系等)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极限思想。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为达到以上目标,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借助图形沟通关系,体验数形结合的好处。

有时,仅仅通过算式本身去发现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种桥梁,而图形正是一种有效的桥梁。例2的教学就是如此,通过图形直观的表征,让学生更加清晰发现“++和“1-” 求的都是同一个阴影部分的面积。

从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接着追问,“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加下去,会怎样?”然后就引出“”,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继续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1— 越来越接近1,感悟极限思想。

2.重视利用图形来分析题意,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的配套的练习中,题目中蕴含的信息量较大,直接让学生来读懂题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试图引导学生通过结合图形来分析题目意思,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练习中第5题的教学,就直接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自己自由读题,然后出示图形引导学生从“形”的角度来理解题意。在搜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来解释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图形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精选学习材料,适度处理和拓展教材内容。

与例2配套的几道练习题,我们曾对两个班66人进行了前测,在教师不作任何提示。

的情况下,独立作业40分钟时间,结果如下: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是因为这些题目与例2的结构相差较大,题目信息量丰富,给学生审题带来较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就补充了一题与例2关联度和结构相匹配的题目“0.9+0.09+0.

009+…”作为补充练习,同时把以前学过的“乘法分配律公式”和以后要学的“完全平方公式”作为课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预设:

一、教学例2

一)沟通分数加减法的联系。

1.谈话逐步板书:++

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算算看。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引出1-。

2.借助图形感受加法与减法的联系。

师:这个算式在图中表示什什么?(要求的结果就是涂色部分的面积)

1”和“”在图中表示什么?

要求涂色部分的面积就是:1-=。

二)渗透极限思想。

如果不停地加下去,课件呈现:

1.猜一猜“和”是多少?(预设1—;1—;)

2.请用“形”来解释这个结果。

学生操作。展示。

3.反馈:(看大屏幕)

减去的是什么呢?(剩下的空白部分。)

如果不停地加下去,空白部分会怎么样?(理解无穷小。)

那的结果怎么样?(无限接近1。)三)练习。

结果是多少?能用“形”来解释这个结果吗?

小结:数与形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其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问题通过画图来解决会更直观!

二、教学“运行图”

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 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时20分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

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爸爸是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

下面几个图哪个是妈妈离家的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哪个是描述爸爸的?哪个是描述小兰的?

一)读题。看懂了吗?题目主要讲了一个什么事情?

二)课件呈现一张图:你觉得这幅图表示的是谁走的?(妈妈)

追问:为什么?

三)课件呈现其余两张。你觉得哪个是小兰,哪个是爸爸?

小结:有时候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解决问题,有时候也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理清题目意思。

三、拓展与延伸。

一)想一想:为什么“a×b+a×c=a×(b+c)”?请画图来解释。

1.同桌交流。

2.独立完成,反馈。

二)如下图,正方形的边长是a,如果边长增加b,使它变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现在面积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补充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尝试用列举法和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初步理解假设法。

3、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假设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国是一个数学大国,从古至今,产生了许多数学名著和数学趣题。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介绍。

多**出示:在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如“韩信点兵”、“三女归家”、“求碗问题”、“三阶幻方”等,这些问题,有的成为经典,有的为世界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贡献。“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2024年前,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谁能试着解释一下这道题的意思?(学生解释)对,正如你所说的,这道题的意思就是:

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有不少的同学在兴趣小组或课外阅读中接触过这类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它。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二、解决问题,**新知。

(一)明确方法。

师:这道题中的数据比较大,我们可以把数据改小,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把35个头改为8个头,把94只脚改为26只脚。

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请大家默读题目,思考一下:从上面数,有8个头是什么意思?从下面数,有26只脚又表示什么?

师:解决这道题都有哪些方法呢?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a.画图法;b.列表法;c.假设法;d.方程解法……教师板书这些方法)

二)**方法。

1.画图法。

师:对于画图法,需要完整地画出鸡头、兔脚吗?可以怎样做?(用○表示头,用︱表示脚)

2、列举法。

师:在**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有3只鸡,5只兔)。请你仔细观察**,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吗?

学生可能回答:

1) 鸡和兔的总只数没有变化,都是8只;

2) 从左往右看,鸡每减少一只,兔就增加一只,总脚数增加两只;

3) 从右往左看,鸡每增加一只,兔就减少一只,总脚数减少两只。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以上规律,明确增加兔与减少兔对于总脚数的影响。

师:看来采用这种列表的方法将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举出来,是可以找到答案的。你能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刚才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再次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回答,说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假设法。

师:我们来大胆猜测一下这道题的结果吧。老师先猜一个,鸡16只,兔19只,谁也愿意来猜一猜?

(相机板书:鸡16只兔19只;鸡30只,兔5只)

师:老师猜对了吗?怎样来验证?(列式:16×2+19×4=108) 算出来是108只脚,脚多了说明了什么?

如果要你们在这个基础上接着猜,你们会怎样猜呢? (指2—3名学生回答)为什么你们都减少兔增加鸡呢?

学生回答后,小结:因为一只兔比一只鸡多两只脚,所以脚多了的时候应该减少兔增加鸡。教师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再猜,(如:

鸡20只,兔15只。列式:20×2+15×4=100)脚还是多了,还要减少兔增加鸡。

师:看来,只要找对了方向,像这样继续猜下去,我们也可以找到答案。接下来请大家象刚才这样验证第二组,如果不对,请试着进行调整并找到答案,数一数,你做了几次调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并及时给予辅导)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猜测过程,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及时作出评议。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调整了5次找到答案,有的同学只调整了2次就找出答案了。想一想,能一次就调整出答案吗?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增加a只兔,就减少a只鸡,相应的就增加2a只脚;反之,增加a只鸡,就减少a只兔,相应的就减少2a只脚;)

师:多么有智慧的调整啊!这个调整的过程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学生思考后,让学生上台板演: 鸡30只,兔5只。

30×2+5×4=80(只)

94-80=14(只)

14÷(4-2)=7(只)

30-7=23(只)……鸡。

5+7=12(只)……兔。

学生列式后,引导其他学生评议并提出问题,明确“4-2”表示什么,求出的“7”又表示什么?教师再将前面的“鸡30只,兔5只”改为“假设鸡有30只,兔有5只”

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课标告诉我们。从爱家人到爱朋友 爱同学 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些爱都包含着更多的时代性。让我们走进 爱的奉献 这单元的课文学习,从中感受信任与理解的重要性,养成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的习惯。29 掌声。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六年级数学 上 第八单元

2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3 解方程。9分 1 x 362 2x3 30 x x 8 4 列式计算。6分 1 的加上除以的商2 一个数的75 与72的37.5 相等。和是多少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四 17分 1 已知r 1.5m。求c 已知d 6cm。s c 2 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总复习 测试卷。一 填空题 1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少 1.2比它的倒数多 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合数。3 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4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5 鸡兔同笼,共32个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