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1以及教材第43页试一试、议一议,教材第45页课堂活动第1题以及教材第46页练习十二1~3题。教学提示:
例1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时要结合实例感受规律,在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时应突出三点:一是要结合前面的题材;二是讨论总结时要突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重视学生对“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规律的理解、提炼与总结,以此突出正比例的本质属性;三是注意沟通讨论图中小朋友说的的联系(因为教材没有完整的揭示正比例的意义)。
第43页上的“议一议”是专门为学生安排的一项集中讨论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后,教师课补充一些数量(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的关系等等),引导学生进行判断,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例举说明。
教学课堂活动第1题时,可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广泛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正比例的量,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用正比例的意义去分析、判断所说出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教学难点: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课件。
第1页。学具准备:资料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回忆学过的数量关系。
我们学过哪些数量关系,同学们记得吗?谁来说说。预设:学生回答。
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设计意图:温习数量关系,为学困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导入新课。
下面是居委会张阿姨负责的小区水费收缴情况,用这个表中的数能写成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哪些比能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都写出来。
住户用水量(m)水费(元)
张家621赵家828
在上面的表中,有哪两种量?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除了这两种量,我们还要遇到哪些数量呢?
这些数量之间藏着不少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量间的一些规律和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积极性。
】(二)**新知。
1.教学例1(出示例1情景图)
在刚才准备题的**中增加几列数据,变成下表。
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先独立思考后再讨论、交流: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帮助张阿姨把**填写完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完善,并作必要的板书。
同学们发现**中的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增加也在不断增加,像这样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水费和用水量是相互关联的。
第2页。你们还发现哪些规律?
学生在这里主要体会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每吨水单价始终是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便于其他学生观察:水费。
水费2128
用水量68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单价相等也可以说是水费与用水量的比值相等,也就是一个固定的数。
水费÷用水量=每吨水单价(一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相关联的两种变化的量,寻找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积累感性经验。】2.
教学“试一试”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出示第43页下面的“试一试”。学生先独立完成。
你能用刚才我们研究例1的方法,自己分析这个**中的数据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如下:
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是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扩大若干倍,路程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时间缩小若干倍,路程缩小相同的倍数。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定的,速度是每时80km,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探索正比例的两个相关联的量的规律。】3.教学“议一议”
我们研究了上面生活中的两个问题,谁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两个问题中都有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比值始终是一定的。
总结: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4.教学课堂活动。
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一系列的情境,为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
第3页。和具体案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正比例意义的特征。通过放手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成这个比例的量,使学生再次明确正比例的本质特征。】
三)巩固新知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题。
让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判断一下,下面表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四)达标反馈。
1.下表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时间(时)路程(km)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4)做一件衬衫的用布量一定,生产这种衬衫的总用布量和件数。答案:
1.成正比例。因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
2.(1)成正比例。(2)不成正比例(3)不成正比例(4)成正比例(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都学习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知识脉络,通过让学生回想还有那些知识不懂,可以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六)布置作业。
1.判断题.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正比例.()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第4页。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圆柱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2)长方形的长一定,周长和宽。(3)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4)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
3.下表中的x和y成正比例,请把**补充完整。答案:
2.(1)成正比例(2)不成正比例(3)不成正比例(4)成正比例3.如下表。
板书设计。正比例的意义。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路程:时间=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两个量相关联。
判断方法: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定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片断**新知。
课件演示居委会张阿姨收缴水费的情景。同时出示教科书例1下面的**)
从表中看得出,还有哪几家的水费没有统计出来?你能帮张阿姨把**填写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的填写,然后,教师在展示台上展示出学生所填的**,面向全体进行评价。
第5页。谁来说说你所填出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学生:从**中可以看出,6的3.
5倍是21,8的3.5倍是28,14的3.5倍是49,10的3.
5倍是35,由此可以得出9的3.5倍是31.5,7的3.
5倍是24.5,所以**后面的数可以填31.5和24.
5。学生:我也是这样看的,6吨水的水费是21元,10吨水的水费是35元,水的吨数扩大几倍,水费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9吨水的水费是31.5元,7吨水的水费是24.
5元。教师:那用水量和水费是怎样一个变化规律呢?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交流。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每一家用水量和水费之间的关系。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学生:我发现用水量越大,水费就越多;用水量越小,水费就越小。
学生:还发现水费÷用水量=21÷6=28÷8=49÷14=……3.5,水费和用水量比的比值相等,都等于3.5。……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景,尤其是学生普遍所熟悉的收缴水费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的观察,通过观察**中的数据和呈现的特点,为寻求知识间的规律提供丰富的材料。
让学生经历、探索正比例的两个相关联的量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体现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性。】
二)数学资源。
1.填一填。
1)笔记本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比例。(2)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成()比例。(3)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比例。2.选择题。
1)下面各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定期一年的利息和本金b.一段路,每天修的米数和所用的天数c.
圆的面积和半径(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成比例的量。a.一定是b.
一定不是c.不一定是3.看表解决问题。
在一间布店的柜台上,有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如下表:(1)表中有()和()两种量。(2)总价和数量正比例吗?
为什么?
第6页。答案:1.(1)正(2)正(3)不成2.(1)a(2)c
3.(1)总价数量(2)成正比例因为总价与数量的比值一定,都是9.5。
资料链接。易错的比例。
圆的面积(s):半径(r)=πr
上面这个比例是错误的。它不属于正比例。因为(s:
r=πr)因为根据上面所说,比值须是一个不变的量,而比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可以变化的量,如果r变化,那比值也会变化,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正比例。
还有一种错误的正比例:圆的面积(s):πr·r(一定),这是一个错误的比例,因为比值是不变的量,前项与后项应随着一个的变化而变化,而在这里,比值是个固定的量,而π也是一个固定的量,前项无法变化,这个比例就成了一个固定的比例,不符合上面所说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可以变化的量。
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中,s:a=a
由上述可以看出:比值是个变量,它不能与比的任意一项相同,所以这个比例也不是正比例。
但如果圆的面积(s):(r·r)(r的平方)=π这可看成一个正比例,它是s与(r·r)成正比例。
第7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 2正比例浙教版
正比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 分析思考 归纳等方法,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掌握正比例图象的特点。2 在判断成正比例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特点。教...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1《正比例的意义》苏教版 2019秋
第六单元正比例的意义。主题与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了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学正比例的意义和正比例图像。例1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教材先以 形式呈现了时间和路程的几组数值,引导发现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把上面两种量的关系抽象成一个数量关系式...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
正比例。教学目标 1 结合丰富的实例,使学生认识正比例。2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3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