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科学听课反思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发布 2023-02-14 07:52:28 阅读 7212

六年级上科学听课反思-定滑轮和动滑轮教科版。

上周四,又一次有机会听俞老师的课。去年就听过俞老师很多课,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平时的教学中也一直能得到俞老师的诸多指点。当然这次也不例外的吸收到许多许多。

一、导入启动思维。

这节课的内容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开始的部分就以学校周一的升旗导入,非常生活化的情景,而且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出发,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俞老师还简单的模拟了升旗,更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的兴趣被一下子激活,思维开始转动,求知欲被爆发。

二、引导开阔思维。

接下来很顺理成章的进入教学的环节,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从概念的介绍到滑轮作用的**,俞老师始终保持着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学生始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获得知识。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定滑轮是否省力这类环节时,充分让学生思考交流。

对比自己,总喜欢很快的把一些方法告诉学生,其实这样往往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引导变成了教导。在俞老师的课堂上,我发现,其实学生的思维比我们想像的更开阔,更能够“异想天开”,更有创新。学生在实验中,考虑到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可在两边各挂两个,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说明使用同样的力,能使重物保持在一定位置上,不发生上、下位置上的移动,从而使两边的力量达到平衡状态,说明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时我的想法是使用测力计测量所用的力,思维的定势使我想到的就是使用仪器,但是学生却能想到用钩码,更简单直接。不可轻视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意外”引发思考。

最后在俞老师安排的是实验操作及交流。学生有了之前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很顺利。但是最后的实验结果却出现了一点小意外。

如果是我,总是不想有这样的意外出现的。可是这反而是俞老师很乐于看到的,他说可以“借题发挥”了。其实在这个实验中绳子和滑轮之间会存在较大的摩擦力。

所以学生做出的一组实验数据是左边挂3个钩码,右边挂4个钩码滑轮也不转动,这样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就是定滑轮是费力的,结论跟理论是完全相反。这个意外怎么遮掩过去呢?不该遮掩,不仅要面对,而且要借题发挥。

俞老师让学生思考寻找原因。于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意外,当堂就有了一个很好的**题。因为是学生们自己做的实验数据出现偏差,第1页/共2页。

他们想找到原因的欲望更加强烈,思考更加积极,努力的刨根问底。之后俞老师总结学生的交流结果,结合时机的给学生们剖析了意外的发生。在这个意外引发的思考中,学生不仅回顾了之前的摩擦力知识,而且也能自己体会到实验的注意事项,学以致用。

整节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作用特点,在**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俞老师还利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的作用。也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

让我感受深刻的还有俞老师在课堂上精炼直接的语言。这也正是我最欠缺的方面。平时上课就是怕学生不理解,总会喋喋不休的多讲解。

语言繁琐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难以分主次。总之语言精炼、专业、句句在刀刃上,这样的功力还需要修炼。多听课,多上课,多学习,多反思,多多益善。

第2页/共2页。

六年级科学 上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科学六 上 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毛梅美。一 学情分析。前面一节课研究了轮轴机械,研究了轮轴省力的工作原理。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简单机械,并将分别通过观察钩码的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这两种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二 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1 定滑轮固定在一...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动滑轮和定滑轮。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轮轴进一步认识滑轮。2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在我们日常中生活中的使用。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教学准备 铁架台 滑轮 钩码 线。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 导入。教师活动激趣导入新课。学生活动...

六年级上科学听课反思电能和能量教科版

六年级上科学听课反思 电能和能量教科版。本次朱老师执教的 电能和能量 是在参加科学优质课活动中进行的。从整体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思路来看,整节课都是比较流畅,教师对于知识点的落实也都相当有效,这点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堂反馈的情况可以确定。但作为教师,在课堂的有效落实上,尤其是年轻教师尤其要锤炼。本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