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重难点 上

发布 2023-02-12 23:12:28 阅读 5429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教学设计:整数和整除的意义是六年级的第一节课,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比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数学学习方法的体验。对于整数和整除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特点出发,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些辨析题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1、在“分类——归纳”的过程中,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意义.

2、在“实验——猜想——归纳“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概念.

3、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交流、对话的意识,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物的能力.并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2 因数和倍数。

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是在整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是对整除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一些辨析题是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概念。

在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

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个,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个.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交流、对话的意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1.3 能被整除的数。

教学目标:1、掌握能被整除的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定义;

2、渗透由特征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验结论的**过程。

教学重点:对奇数、偶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能被整除的整数特征的揭示。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素数、合数、素因数、分解素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素因数的几种方法,熟练掌握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

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多种分类方法的异同,体现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分解素因数。

教学难点:素数与分数、合数与偶数概念的辨析。

1.5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方法。

2.经历对问题的分析,观察,找规律,讨论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意义的理解,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的意义,并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道互素和素数有什么区别。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1)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

2.经历分析数量关系、观察和讨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合理使用列举法、分解素因数法、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会求是互素数或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和难点 】

会合理使用列举法、分解素因数法、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2)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

2.经历分析数量关系、观察和讨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合理使用列举法、分解素因数法、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会求是互素数或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和难点 】

会合理使用列举法、分解素因数法、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1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板书设计。2.2 分数的基本性质(1)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及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

教学目标 1.理解约分,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2.学习用迁移的方法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约分化简分数及把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3)

教学目标。1、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类分数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2、通过读柱状图和**来获取所需要的数据。

3、通过联系实际的应用题,体会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应用题的列式和把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难点:读懂柱状图和数据**。

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1、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正确地进行通分的方法。

2、通过自主**,初步获得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初步具备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分的意义和通分的方法。

2.4 分数的加减法(1)

教学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能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在合作交流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初步获得迁移类推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2.4 分数的加减法(2)

教学目标:1、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并掌握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3、获得一些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2、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2.4 分数的加减法(3)

教学目标:1、理解带分数加减法为什么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可以分别相加减的道理。

2、掌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3、探索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异分母带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当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时的计算方法。

2.5 分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运算的法则;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运算的法则。

2.6 分数的除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的过程中掌握倒数的概念和求倒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共同**问题的习惯;通过亲身参与**活动,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互为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6(2)分数的除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算理的理解为难点。

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数运算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获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感受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转化,实际问题中相关数学信息的提取。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4 百分比的意义(1)

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比的意义;百分比可以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尝试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经历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丰富和积累对具体问题的操作**的经验;

3.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

4.通过了解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不易,激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百分比的意义,在理解百分比意义的基础上,能正确确定比较量,用百分号正确表示两个同类量的百分比。

3.4 百分比的意义(2)

教学目标。1.会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反之也能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2.尝试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经历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丰富和积累对具体问题的操作**的经验;

3.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方法合理并计算准确。

3.5 百分比的应用(1)

教学目标。1.掌握百分率的各种形式,掌握折扣、成数等概念;会求两个数的百分比(合格率、增长率、盈利率等公式);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语言表达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5.涉及如合格率、增长率、利率、税率等概念时,结合题目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合格率等公式的实质及规律,在理解百分比意义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百分比的应用(2)

教学目标。1.会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有关应用题;提高阅图能力,能根据饼图、柱状图等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语言表达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教案重难点 下

5.1有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初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及分类,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运用正 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在积极思考 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方式,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 交流能...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

一 分数乘法 1六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2 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 不含带分数 的加 减 乘运算,把握计算方法。重点 正确把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简便计算的计算规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重点 考点 3 能解决关于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重点 考点 4 体会倒数的意义,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倒...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

一 分数乘法 1六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2六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算,把握计算方法。重点 正确把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简便计算的计算规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重点 考点 3 能解决关于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重点 考点 4 体会倒数的意义,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倒数。重点 考点 二 位置 1 能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