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有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初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及分类,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在积极思考、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方式,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还是非负数。
5.2 数轴。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体会引入数轴的必要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初步理解数轴的意义。
2. 理解数轴的意义,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任意一个有理数,并理解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数轴的意义,理解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5.3 绝对值。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体会引入绝对值的必要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
2. 理解绝对值的意义,理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理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3.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理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4 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于生活又可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探索,能归纳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3.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5 .4 有理数的加法(2)
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通过综合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律,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认识数学知识**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5.5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能认识到数学**于生活实际,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
3、学生能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有理数减法转化成加法来运算。
5.6(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经历有理数乘法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初步形成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2. 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有理数乘法意义,会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难点: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
5.6(2)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2.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3. 初步形成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
2.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及乘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
5.7有理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了解有理数除法也可分为商的符号确定和绝对值运算两部分组成。
3.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初步形成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和倒数概念。
难点:除法与乘法的互换。
5.8 有理数乘方。
教学目标。1、能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底数,理解幂的含义,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创设情境,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性,形成一定的数感、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相关,增强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相互转化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 积极参与、合作**,学会倾听和感悟,进一步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正确判断幂的底数,掌握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会合理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培养一定的数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是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确定并根据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混合。
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会合理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3、能通过数的计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培养一定的数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是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确定并根据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以及运算律的合理应用。
5.10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于生活又可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重视大数的实际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在感受大数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3.会正确算出形如的数的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学记数法的表示。
难点:科学记数法中的求法。
6.1 列方程。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区分方程和等式。
2.会寻找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寻找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6.2方程的解。
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解的定义。
2、会判断某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判断某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即学会检验。
6.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教学目标。1.会运用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2.运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3.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教学重点及难点。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移项法则及方程解的检验。
6.3(2)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去括号的法则;
2.会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并应用这个法则求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6.3(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教学目标。1.掌握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通过一元一次方程三节内容的学习,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6.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目标。1.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 能正确的分析问题,从问题中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 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找等量关系。
3.于未知量之间存在比的关系如何设元。
6.4(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目标。1. 在解决储蓄问题和折扣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 能正确的分析问题,从问题中寻找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 养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正确的寻找储蓄问题和折扣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 能正确的求出方程的解。
6.4(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目标。在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在不同类型的行程问题中能正确的分析问题,从问题中寻找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在不同类型的行程问题中能正确的分析问题,从问题中寻找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6.5(1)不等式及其性质一。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概念及不等式的性质一,通过等式与不等式性质的类比,初步形成分析、概括等严谨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的思维品质。从实际生活事例提出量的相等与不等关系,从而激发学习不等式性质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一,并且能简单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6.5(2)不等式及其性质(2)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得到不等式性质。
二、三。初步形成分析、概括等严谨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的思维品质,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不等式性质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它们将不等式变形。
不等式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它们将不等式变形;体验观察、比较、归纳的过程,渗透类比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团结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它们将不等式变形。
6.6(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
教学目标: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在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并初步掌握对比的思想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6.6(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
教学目标。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在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并初步掌握对比的思想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6.6(3)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
教学目标。能根据给出的条件列出不等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应用不等式的意识。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年级数学教案重难点 上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教学设计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是六年级的第一节课,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比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数学学习方法的体验。对于整数和整除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特点出发,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些辨析题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下
一 认识负数。1.1认识负数 1 教学内容 p2 p4例1 例2。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 写正数和负数 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 出示目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负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全班齐...
苏教版六年级下数学比例重难点练习
每日一练 六年级下数学比例重难点练习。例1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200,分子加上23,分母加上27之后,化简得2 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例2小明和小利收集废旧电池,三月底,两人收集的节数比是5 6,四月份,小明又收集了50节,而小利又收集了120节,此时他俩收集的节数比是2 3,这时两人收集的废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