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难以穷尽列举的。本课紧接前两课,在学生已能判断运动以及分析运动快慢的基础上,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后,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集中研究,使学生知道按照运动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并将这些运动方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分类的方法也有不同。教材安排学生用运动轨迹作为标准将提供的几种运动方式分为两类,即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介绍直线运动中的特例和曲线运动中的特例。
在认识了简单运动方式的基础上,认识复杂的运动方式,这是一个难点,因为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线。在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物体的运动轨迹,发现其运动方式的差异,用简单符号表示其运动轨迹的特点,并尝试按运动轨迹将它们分成两类,使学生关注物体的运动方式并对运动方式有总体的认识。在教材列举的图示中,在直滑梯上下滑、球的上下弹动可划入直线运动一列;风车转动、荡秋千、青蛙跳跃可划入曲线运动一列。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识别运动方式。要求学生能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安排了水车转动、锯木头、火车前进、跷跷板、橡皮筋振动、转椅旋转等内容,意在指导学生巩固运动方式分类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在教材列举的图示中,振动的橡皮筋、跷跷板、拉锯、火车前进属于直线运动一类:转椅旋转、水车转动属于曲线运动一类。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分析复合运动方式。教材首先指出一种运动有时会包含几种运动方式,接着介绍易拉罐的滚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两种方式,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竹蜻蜓、***、飞盘、鹰的运动方式,巩固本课所**动方式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复杂运动方式是由简单运动方式组合而成的。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点还不很清楚。本教案的设计,重点抓住学生认识模糊的地方,化复杂为简单,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实验器材观察、感知、认识、分析它们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学习目标。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评价任务。
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2.会分析易拉罐等物体的复合运动。教学准备。
皮球、易拉罐、竹蜻蜓以及一些物体运动的**或**,多**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请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式。
2.学生描述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3.讲述:物体运动时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以具体的物体为例,来研究一下物体运动的方式。(板书课题)
二、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1.研究滑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1)课件出示一位小朋友在玩滑滑梯。
2)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吗?
3)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描述。
2.研究青蛙跳。(1)课件出示青蛙跳。
2)提问:青蛙跳跃的轨迹又是什么样的呢?用画图的方式来表达。
(3)对比:青蛙跳的轨迹和下滑的小朋友运动轨迹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小组讨论进行比较并汇报。
3.用同样的“画出运动轨迹”的方式论证其他几个例子。
4.分类:能按运动轨迹的不同将这些运动分成两类吗?
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标准分?如何分?
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可以按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钢尺的振动可以算是直线运动中的特例,摆动是曲线运动中的特例。
三、研究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出示教材第33页插图)
1.提问: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2.学生讨论、交流。
3.讲述:拿出课前收集的不同运动物体的**,将它们归类。4.小组活动,填写活动记录。5.汇报、交流。
6.小结: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运动不尽相同,它们有着各自的运动方式。四、分析复合运动的运动方式。
1.出示易拉罐,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易拉罐的两个底面是什么形状的?2.小组活动:让易拉罐在桌面上运动起来,说出它的运动方式。(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讲述:在研究这类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往往把易拉罐看作一个整体,它运动包含了两种运动方式。那么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也像易拉罐那样包含一种以上的运动呢?
4.(出示教材第34页插图)讨论:这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哪些运动方式?5.汇报、交流。
6.提问: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举例说明)
7.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运动都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五、巩固、拓展。
1.玩一玩大家带来的玩具,观察一下它们的运动方式。
1)学生与同伴一起玩一玩各种不同的玩具,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或者根据同伴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玩具做运动。
2)讨论、交流。
2.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3.谈话:课外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判断它们各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
教学反思。在认识物体的运动方式时,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和画图,最好利用实物,让物体处于运动状态中。对于学生所画的图,教师要鼓励,但同时要点拨该如何准确表达。
可利用小红点来帮助学生画物体的运动轨迹。例如在风车的不动点和转动的叶片上各贴上一个红点帮助学生观察。因为很难非常科学地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因此,在此仅安排学生按运动轨迹把这几种运动分成两类,即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而摆动和转动则是曲线运动中的,振动是直线运动中的一种。
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这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衍生。旨在学生能运用学得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物体运动的方式:水轮的旋转运动曲线运动,锯木头的往复运动(直线运动),拨动后的皮筋的往复运动(直线运动),跷跷板一头的孩子上下做的是往复运动(直线运动),而转椅则应该是转动(曲线运动)。
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例子,比如下落的雨滴、扶梯、***的螺旋桨等。
对同一物体,如采用不同的操作方式,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向。在此活动中,学生也可能从不同的操作角度,认定一些物体具有其他的运动方式,如转椅可以呈旋转运动方式,也可以被推动,呈现出直线运动。对此,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认识,并通过其分析活动引入下面的活动。
在认识复合运动环节展现的复合运动方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物体在运动时不同部位呈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竹蜻蜓、飞盘、走路;另一类是物体的某一运动方式体现了一种以上运动方式的组合。如***飞行是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的组合。
对此,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小车的运动
小车的运动。一 课程标准 1.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前后 左右 远近等 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2.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3.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 方向和快慢。二 教学目标 一 过程与方法。...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小车的运动说课稿
小车的运动 说课稿。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小车的运动 教材第 页。教材分析 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 问题 假设 实验 结论 的科学 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所产生的问题 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 这是建立假设后,利用 控制变量 的方法来搜集证...
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快慢教案苏教版
2.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2.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 方向和快慢。3.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