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
1) 100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简便的写法是( )
a.1万 b 10万 c 100万
2)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
a、100000 b、10000 c、1000
3)5600乘50,积的末尾有( )个0。
a、3 b、4 c、5
4)508×40,它们的积是( )
a、2320 b、20320 c、2032
先让学生去猜想,再笔算验证。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师: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案例分析 这是我校创新教学改革示范课,得到了一致地好评,关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既然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为什么没有从一般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引入?
2.为什么出示材料是书中的例题却当作练习讲?书中的例题是已经提出问题的,而本节课却让学生自主提问题,学生问题基础上筛选出例题中的问题?
3.为什么这节课改示范课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全神贯注呢?
回顾这节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知识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未知。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进行类比,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新程理念最好的体现。
二、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而对知识、技能的表达则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标志。
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不能将知识表达出来,是不能算是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尽管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本课并没有直接出示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题,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三、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数学活动有三个层面:直观感知层面、认识理解层面、结合生活综合运用层面。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在综合运用层面,本课创设了数学王国的情境,以数学王国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数学门诊、选择超市、设计广场三个画面,课堂的趣味性浓了,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尤其是设计广场这一环节,真的是波澜起伏,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新课程提倡建立多元化、共同参与的激励性评价模式。上课一开始,一句话的课前组织教学,“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未知欲,实现了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由于本节课对数学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自主构建中来,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接触到了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不就是我们新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吗?
黄铎堡小学魏广东。
四年级数学上册 《近似数》教学案例
一 教学过程。1.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及数据的实际意义。师 课前,老师请每个小朋友在报纸 杂志 电视 广播等 中收集了一些数据,谁能来说一说你收集的数据?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教师把某些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对某些问题作适当的追问 1 你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吗?2 这组数据是通过什么办法得到的?3 如...
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学生在学习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经历了用列表的策略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而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本身的价值。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而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画图的策略与列表整理的策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面我结合小...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角形分类 教学案例。李家庄学校武凤梅 2014.6.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2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3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片断介绍 这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三角形按角分,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