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桂花雨教学案例

发布 2023-01-28 04:30:28 阅读 9507

《桂花雨》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桂花雨》这篇优美的课文,做到了将课文读通顺流畅,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回忆一下课文记叙的哪些人和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

生:母亲喜欢家乡的桂花。

生:父亲看到“我”摇桂花,他也很开心。

出示父亲的诗,母亲的话)

师:节课我们将好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摇桂花的情景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段童年趣事,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童年去感受一下吧。

板书:摇桂花乐)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画出有关的语句,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我”摇桂花前心情怎样?

生:“我”摇桂花前心情非常急切。

师: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老是”“缠”表现了作者急切的心情。

师:能抓住关键词语说出自己的体会真好。能把你的体会带进去读一读吗?瞧你急的,师示范读母亲的话。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读出急切之情。

生齐读) 师:母亲怎么说的?大家轻声读一读母亲的话,揣摩一下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生反复地轻声读)

师:老师读“我”的问话,谁来扮演母亲?

指名。师生扮演角色读)

互换角色读)

师:“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看到桂花成熟时,想摇的心情自然迫切。那母亲对“摇桂花”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呢,有没有同学读出来?

生:我读出来了。母亲看到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其实母亲也在等着“摇桂花”,要不然就不会这样注意天气的变化了。

师:那应该怎样读这一句呢?

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师:终于能摇桂花了,这时“我”的心情怎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1.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2.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能不能读一读这些句子?

生非常投入地读)

生:我觉得读的时候加上一些动作就更好了。

再读)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桂花雨指的是桂花落下时像雨一样,很多,很密,又很轻。

生:桂花雨就像春天的毛毛雨。

师:这缤纷的花雨落在你的头上、身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落在身上非常舒服。

生:桂花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轻轻地抚**。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读好这一部分还要注意什么?

生:我觉得课文中“我就喊”应该喊起来,只有喊起来才能体现特别快乐。

师:大家一起喊一喊?

生齐读) 师:这桂花雨多香呀!课文里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桂花的香味,找出来读一读。

板书:桂花雨香)

出示句子: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浓郁)

4.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飘向空中,连风打的旋儿都是香香的了,这正是“细细香风淡淡烟”。)

师小结:是啊,好香的雨呀!它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香了那水晶盘,香了父亲的诗兴,香了整个宅院,香了整个村庄,香了作者童年的梦。

这真是“花雨缤纷入梦甜”啦。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吧。)

齐读) 师:沐浴着这场纷纷飘扬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子芬芳,感受着这份快乐的又何止是我一个呢?还有谁也在这场桂花雨中感受到快乐呢?

到课文里找一找,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生: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父亲用诗表达了一份丰收之乐。

生:可是母亲一看天上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因为母亲不希望桂花被台风吹落,没有办法送给乡亲们。

所以提前摇花。这是一份浓浓的乡情。母亲在分享劳动成果的同时感受了一份快乐。

)生: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正是“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场面。

师:许多年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你现在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了吗?

生:母亲说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是她对故乡的怀念。

师:故乡的桂花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母亲珍爱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师小结: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

生齐读课文,感受乡情)

师:作者琦君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记叙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从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热爱家乡、重视感情。

师: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书,都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教学反思:《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美。初捧这篇文章,我便爱不释手地读起来,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

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不过,虽然文章充满着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一定要将自己全身心放入文章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番思乡情,童年乐。

下面就是我在课堂上的三点小小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直奔主题: 一开始上课,我先让学生谈论对桂花的了解,然后补充让大家明白桂花不仅香气袭人,而且还是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区花并且还会下雨。

由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生通读了全文,做到读通、读顺、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直奔课文的主要段落——第三自然段。 二、指导学生读出快乐:

课文的第三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乡情。因为这节是重点段落,又有了上次姜老师上课的经验,所以和学生同摇同乐,觉得很是开心,特别是学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摇花时的句子和缠着母亲要摇花的样子,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起喊,一起读。 三、指导学生读出真情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这两段的学习,我学着姜老师的样子,一开始就拎出来,在精读课文前先让学生朗读,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将这两段话提出来,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快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我上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不过还是有遗憾的,就是课文学完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也写写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事后我又想,学生现在才四年级,他们能写得出来吗?

如果要他们写,我又该如何指导他们写呢?如果也照作者这样用散文的格式写,肯定是不行的,我想还是用一般的记事方式教他们写吧,毕竟他们才刚刚升入四年级。

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片段 师 其实令作者真正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故乡的桂花吗?生 还有童年时代的摇花乐。生 还有父亲指指点点地教她认各种花。师 也就是父亲对她的教诲。生 任何发生在她故乡的事。师 对,还有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景观,都难以忘怀。生 还有家乡的乡亲们。师 对,有家乡的亲人,伙伴,朋友。生 还有一家人坐在...

小学四年级语文《桂花雨》教学随感

这篇课文是台湾的作家琦君写的,她早年在杭州读书,家在江浙。1949年赴台湾,那个年代过去的人,老了大多思乡,落叶归根,人老思乡,是常理。正如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的诗作 乡愁 一样,又如酿造的高粱酒,愈是有年头愈是香醇。作家写此文追忆童年于摇花乐,寄思乡于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前者在文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桂花雨》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内容 12.桂花雨第一课时。主备人 任育荣审核人 授课人时间 年月日 学习目标。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明白课文中生字新词的含义,积累并运用它们。3.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能明白课文中生字新词的含义,积累并运用它们。学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