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难重点分析

发布 2023-01-10 03:26:28 阅读 4232

《思想品德》八年级教科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行动,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公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励学生为中华复兴而奋斗。

第一单元:自立自强。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自立自强。

围绕“自立自强”展开,意在让学生认识到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这种品质需要在生活中逐步形成,在实践中锤炼。由3课构成。

第1课“好习惯受用一生”,按照为什么要培养好习惯→我们要培养哪些好习惯→怎样培养好习惯这样一个思路展开。重点是:习惯的含义;习惯的影响;培养好习惯的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培养良好习惯?

第2课“积极的生活态度”,没有从一般意义上谈生活态度问题,而是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初中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选择并突出了“自立”、“乐观”、“奋进”三种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重点是:培养自理能力的途径;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怎样确定人生目标;如何实现目标;实现目标的要求。

第3课“优良的意志品质” 首先从“是什么”角度让学生了解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哪些特征;然后从“为什么”角度让学生懂得优良的意志品质对个人、对社会有何意义,即为什么要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最后从“怎么样”角度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重点是:良好意志的特征;意志的作用;如何磨砺坚强意志。

难点在于怎样磨砺坚强意志?

第二单元:亲近师长。本单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围绕“亲近师长”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在深刻认识到父母和老师无私关爱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的感恩之情。主要由三课组成。

第4课“人不能选择父母”。本课从父母子女之间存在的血缘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指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人无法选择父母。

天底下的父母给予子女最真挚、最无私的爱。每个人都应满怀感恩之情,用孝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长辈的关爱。

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所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重点是:子女与父母结成了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表现;要孝敬父母长辈的原因。

难点在于怎样做到孝敬父母?

第5课“与父母平等沟通”, 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要引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帮助学生在与父母的沟通中理解,在沟通中融合,在沟通中并进,永远对父母心存敬意。

重点是:代沟产生的原因;跨越代沟的途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的危害;克服逆反心理的途径。难点在于怎样克服逆反心理?

第6课“换个眼光看老师”,意在帮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到,每个人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便是老师的传授之德。重点是:

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正确对待老师的缺点与错误;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尊敬老师的原因;尊敬老师的途径。

第三单元:学会负责。本单元主要围绕“责任”这一主题展开,意在让学生认识到责任无处不在,有丰富的内涵。

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每个人只有在全面履行责任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每个人只有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中,才能实现个性的丰富和完美。

第7课“行为与后果”。首先从“行为与后果”的关系入手,说明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接着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道德和法律的观念,最后“三思而后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与选择。重点是: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人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原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含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途径。难点在于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8课“有肩就得挑担子”。从“在责任中长大”和“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两方面说明人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责任,以及不同的身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最后从“青春从这里启航”入手,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

重点是:**的基本标志;一个人具有对国家与社会的高度的责任感的意义;责任**。

第9课“承诺的分量”首先从“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做”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学会承诺,在承诺时量力而行,在承诺之后尽力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重点是:承诺是金;怎样学会承诺。

难点在于怎样学会承诺?

第10课“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又回到“责任”这个主题,从“人生和责任”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勇敢地承担责任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重点是:人生与责任;勇敢地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四单元:分清是非。本单元的主题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拒绝不良**,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意在引导学生在善恶、美丑是非对错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过好人生的每一天,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由三课组成。

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称与天平是公平的象征,第11课以此为导入,引出公平的话题,指出公平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告诉学生我们追求公平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自己,享受自己的权利;人一方面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履行自己的义务。

与公平紧密联系的是正义,要维护公平就必须怀正义之心,行正义之事。而维护公平、匡扶正义也是为人正直的重要表现,所以本课“以明辨是非、为人正直”为落脚点,在价值观和行为方面给学生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第12课“面对**学会说不” 在引导人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基础上,告诫学生要杜绝不良嗜好和抵制不良**。

第13课“多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 本课围绕“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展开。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人欢迎。但人的教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家庭、学校的环境中养成的,是一个文化资本的积累和传递的过程。

本课从休闲、情绪、待人、横幅胸怀等角度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

第五单元:“与法同行”。本单元以法律知识为线索,讲述了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人的一生与法律有不解之缘,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本单元从“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神圣的宪法”、“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尊重别人的隐私维护合法权益”四个课题展开。

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在个人的成长、实现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不断加强品德修养,必然涉及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问题;要遵守规则就要了解规则,特别是法律规范的特征和作用;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但它又不同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认识法律规范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尊重法律,自觉地遵守法律。

第15课“神圣的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在整个法制教育中,宪法教育居于重要的核心和统率地位。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权威,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树立宪法意识。

第16课“消费者和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人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都是作为消费者而存在的,享有法律规定的消费者权利。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是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

这部法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与学生关系密切。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如何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通过学习和**我们将会找到答案。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宜公开或者不愿意公开的个人隐私。尊重他们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必须遵守的公共准则,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保护自己的隐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第六单元:复兴中华。本单元以国情教育为主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肩负振兴民族的使命,是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影响深远。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

而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伟大的中华民族再次走向了复兴的道路。然而,复兴之路并不平坦,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学生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参加祖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本单元由三课构成。

第18课“民族情民族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各种民族的文化风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要维护民族团结;感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力量,做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第19课“科教兴国”。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科技和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要辩证地看待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差距,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由两框构成。第一框“感受科技创新”,引领学生感受科技创新,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教育学生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第二框“感受教育创新”,主要讲了教育在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主要介绍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我国的基本国策。告诉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追求可持续发展,这样既有利于我们的生存,也有利于造福子孙后代,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优秀教学设计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 课标要求 根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中,具有世界眼光 能力 目标中,提到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知识 目标中,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 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之我见

作者 孙晶。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各种各样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案例为载体,以期达到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几年来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现提出如下观点。一 牢固树立思想品德教学新理念,突出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一...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改总结

初中思想品德在新课程改革下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在版面设计 知识内容和语言特点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变。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等,处处都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体现着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还课堂于学生。为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怎样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