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

发布 2023-01-09 09:37:28 阅读 8976

(封面)

授课学科。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xx学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一、初识课文,自然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

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翻译为“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

出示学习目标:美读课文、理解文意、评价手法。

二、自学指导。

5、开头这一段列举了6位名人,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展示交流。

4、开头这一段列举了6位名人,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共同点:出生贫贱、历经磨难、终有成就。

5、由此,我们得到的人生感悟是: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砺,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

6、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

8、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9、由他们经受磨难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归纳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增强论。

12、最后一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然后能改。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

1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文章的论据思路是怎样的?(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从点到面)

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了什么道理?

19、本文和第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四、挖掘美点。

文章有不少美点,美在**呢?(排比美、对称美、结构美、论据美、思想美,美在详略得当、美在短而精辟)

五、拓展延伸。

1、温总理在四川发生**的时候,说过“多难兴邦”,你认为这句话与什么有关?(忧患意识)

2、辩论:辩题⑴:是否有忧患意识。

辩题⑵:环境与成才(选这一论题辩论)

正方——逆境对成才更有利反方——顺境对成才更有利。

六、总结。

八年级语文22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年级语文。一 说教材。一 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孟子 二章 里的的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本文是被历代传诵的议 名篇之一。本文从个人成才事例类推到国家治国的道理,阐明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个中心论点。全文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论证充分,文采丰富。本文放在这里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征 古义 征验 今义 出征 喻 古义 了解 今义 比喻。虚词 于 在 从 给 由于。5 提问学生口译课文。五 文章的结构和中心 思考下面的问题 1 孟子这篇文章论述了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他的观点是什么?2 第一段列举的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这一段与第二段有什么联系?3 课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4 学...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设计。3.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道理,懂得要正确面对逆境。教学过程 一 导入。孟子名轲,战国时人,著名政治家 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 仁政 而 使天下人皆归之 主张以民为本,曾说 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 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