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

发布 2023-01-08 15:48:28 阅读 5598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 你记住了吗?试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

2.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我国的行政划为省和**行政区划。

3.我国的少数民族有个,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4.到2024年,我国人口已达13.14亿多,人口总数居世界位,所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面积狭小。

6.一江春水向东流,说明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呈**阶梯状分布。

7. 读“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比重表”

说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水、土资源的配合状况:

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而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所以水土配置。

8.我们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资源。

9.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的水利枢纽工程。

10. 工业基地工业部门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1.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简称“三高一低”)的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更是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12.被称为我国的**水道的河流是。

13.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终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和。

二、你能正确选择吗?试着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下面**中,否则不给分)

1.关于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海南岛。

c、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太平洋的东岸。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 关于下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3.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向北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c、黄海、东海、南海、渤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南、东北、西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东北、西北、东南。

5.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盆地、丘陵。

b、山地、高原、盆地。

c、山地、盆地、平原。

d、高原、平原、盆地。

6.我国淡水湖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青藏高原。

c、西北内陆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7.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下游水土流失,植被遭到破坏。

b、中游地势低,下游地势高形成“地上河”

c、人工修筑而成。

d、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塞使河床不断抬高。

8.世界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雨热同期。

9.南充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其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冬冷夏凉,全年降水稀少。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0.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大物博”应改作“地大物薄”

b、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11.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12.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13.我国农业南北差异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

b、北方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

c、南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

d、北方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

14.高新技术产业要求分布在( )

1)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 (2)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

3)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 (4)一般依附于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a、(1)(2) b、(2)(3c、(3)(4d、(1)(4)

15.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

a、天津b、重庆c、北京d、上海。

16.下列车次的列车是由北京发出或者远离北京的是( )

a、t92 b、k2508 c、1364 d、z21

17. 建国以来,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发展最快的是( )

a、航空b、内河航运 c、铁路d、公路。

18. 四川人喜欢吃麻辣食物,根本原因是( )

a、长期形成的习惯b、大家都吃,从众心理。

c、天生喜欢这种口味d、环境潮湿,麻辣有助健康。

19. 对待世界遗产应有的态度是( )

a、用全新的现代化建筑代替陈旧过时的古老建筑。

b、要尽快扩建道路,修建旅馆饭店,吸引更多游客。

c、世界遗产不能用来获取经济利益。

d、世界遗产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

20. 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所在地在我国的 (

a.呼和浩特 b.拉萨

c.西宁 d.乌鲁木齐。

三、你会读图吗?运用你的读图技能,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 共40分)

1.读中国局部地区地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区的地形特征有人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请你写出三山的名称:abc两盆的名称。

⑵本图所示范围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___级阶梯。

⑶本图所示主要位于我国干湿地区中的___区。

⑷河流 d为河流).

2.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9分)

1)图中a所在的高原是。

2)图中b是山脉它和淮河一线构成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3)图中c山脉东侧的地形是它的北边的城市d是___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4)从图上可以看出,武夷山是省和省的分界线;c山脉是省与省的分界线。

5)图中abc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分界线的是。

3.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6分)

1)图中a省是省,其省会城市是___2)图中c所示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是3)图中铁路b是。

4)图中两条河流在①、②河段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原因是。

两条河流中,流经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分)

1)图中a国是 。

2)图中箭头代表的是季风,从风的吹向来看,a国主要是季风。

3)图中两种季风都来自海洋,能够给大陆带来很多的降水,形成多雨的季节,根据a国的降水季节特点,判断此时的季节:(

a.冬季和春季 b.春季和夏季

c.夏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

5.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5分)

1)左图abcd四省中,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是: 。

2)改革开放以来,c省发挥毗邻 、 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引进外资,经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从而成为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位于图中最南方的是 (不需出商品粮基地名称,填出所在省区的字母代号即可,否则不给分)。

4)四川到a省的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

6.读图8“我国三大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甲乙丙中,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2)在自然资源方面,甲与丙相比,甲不占优势的是( )

a.平原广阔 b.河网稠密 c.煤铁丰富 d.沿江靠海。

3)我国著名景点——西湖位于三图中哪一个城市( )

a. b. c. d.

4)从甲乙丙三地濒临的海洋来看,位于渤海西侧的是 ,位于渤海北侧的是 ,位于东海西侧的是 。

5)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 )

a.甲、乙 b。甲、丙 c。丙、乙 d。都不对。

2024年秋季小学五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科学试卷

总分l00分,时间50分钟 一 知识展示台。每空l分,共30分 1 实验室常用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 2 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里。3 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由许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 4 土壤是沙 小石子 和等物质的混合物。5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

石佛小学2024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2011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仪陇县石佛小学刘召秀。一 试卷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本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机械答题的现状,积极倡导了自主 合作 的语文考试的答题方式,注重了...

石佛小学2024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

2011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质量分析。仪陇县石佛小学刘召秀。一 试卷结构及基本特点。1 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为三个大题型,填空题 20分 选择题 40分 综合题 40分 试卷按新课标和教材命题,并注意了地理知识 认知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做到了不出偏题怪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