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教案 7致空气

发布 2023-01-07 23:53:28 阅读 5994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致空气。

7.致空气。

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作品的创作背景及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阳光、空气和水都是我们生命赖以维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对阳光和水的赞美,而空气却经常被我们忽略。但是它在诗人邵燕祥的心中却激起了千层巨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诗人的心声吧!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要求: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致空气。

摇曳.闪烁.鼾.息厮.守面颊.窒.息嘘.2.体会作者在每节中所抒发的情感。三、再读诗歌,品味鉴赏。

1.诗人认为空气具有怎样的特点?

师生讨论明确:“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2.“我”为什么要赞美空气?

师生讨论明确:空气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空气“在我生命如丝的。

时候”,“陪伴着我呼吸”,给“我”以生命;空气给“我”以关怀和对未来的信心;空气给“我”带来自由和美好的希望、青春的朝气。

3.诗人有着怎样的经历使他如此地热爱空气呢?你能从诗中找到暗示诗人。

人生经历的词语吗?教师出示作者简介:

邵燕祥,当代诗人,2024年出生于北京。50年代有影响的青年诗人。202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

2024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2024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2024年初被错划为右派,2024年1月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而成的。师生讨论明确:

黑暗、孤独、窒息、地牢、自由等词语暗示了作者特殊。

的人生经历。

4.诗人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描写空气呢?有什么好处?

师生讨论明确:诗人抓住空气的特点,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对空气作。

了具体、形象的描写,将空气人格化、形象化,感情细腻而丰富,使空气具体可感。

5.诗歌以空气为歌颂对象,诗人是不是仅仅歌颂空气?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7致空气。

师生讨论明确:实际上,诗人已赋予空气以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人世间。

忠贞不渝的感情,比如亲情、友情还有爱情。它也可以象征着理想、信念、希望等,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总之,诗人在对空气这一须臾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友谊,对真情的赞颂。

6.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与一般的诗歌比较,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师生讨论明确:全诗以第二人称“你”作为叙述的角度,就像是诗人面。

对一个知心朋友在真诚地倾诉。这样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也觉得十分的亲切。

四、诵读诗歌、品味诗句。

1.“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青气。”这句话。

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师生讨论明确: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

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2.“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师生讨论明确:主人公获得自由之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3.“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师生讨论明确: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五、应用练习。

你能就一些生活中的小事物赋予它深层含义,也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一两句或三四句的小诗吗?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7 孤独之旅教案

7 孤独之旅。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 大意,理清故事情节。2 分析 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重点 3 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难点 4 理解孤独的含义,正确面对孤独,在挫折中成长。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提到 孤独 二字,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致空气》教学设计

第7课致空气。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 理想 希望和人生。教学要点 重点 理解诗的象征意义。难点 巧妙的构思。教学设想 自主 合作 注重让学生独自感悟...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背影》教案

背影 教案。过程与方法 以 背影 为线索,逐步把握文章。情感与态度 体会父子深情。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 背影 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父子深情。难点 品味作者隽永平淡的语言。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我要考考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大家回忆一下,下面的句子是从哪篇课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