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题

发布 2023-01-05 21:47:28 阅读 6701

期中综合能力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b )

a.夏天宜昌室外温度约为4 ℃

b.**步行的速度约为 4 km/h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 g

d.中学生身高约为170 mm

2.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当船划动后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要确定剑落水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河岸 b.流水 c.船夫 d.行驶的船。

3.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4.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据说,德国**家贝多芬失聪后,为了“聆听”谱写的乐曲,将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嘴中。这说明( c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固体传声效果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关于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 ,b) ,c) ,d)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发生**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8.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雪的形成)

9.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

a.雾凇的形成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c.灯泡的灯丝变细了 d.露水的形成。

10.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 )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着“白气”

c.秋天,早晨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11.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b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从c到d是熔化过程。

12.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b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如图甲、乙、丙所示,木块长度的测量值是__1.75__cm,手表显示的时刻为上午__10:08:38__,温度计的示数为__39__℃

14.五一期间,小明全家自驾游,他们09:00从西昌出发,12:50到达浦江休息区,休息一会儿后,13:

00继续前进,14:00到达成都出站口。途中,他们的轿车曾超过了几辆行进中的载重卡车,小明惊奇地发现那些卡车在远离他们而后退,他是以__轿车__为参照物。

已知西昌到成都高速路全长420 km,则轿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84__km/h。

15.夏莉和同学乘坐游船在鸭绿江游玩,看见鸭绿江大桥向他们靠近。以鸭绿江大桥为参照物,夏莉是__运动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夏莉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__空气__传到耳朵的。

16.**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__振动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

17.将石头投进水里,根据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大致估计水的深浅,这主要是依据__声音的音色__来判断的,同时看到水面上层层涟漪向四周散去,水上的树叶随之起伏,说明声波具有__能量__。

18.常见的焊接有两种,一是先加热金属部件的接头,使之__熔化__,然后使金属__凝固__而将两个部位结合在一起。二是将焊锡或焊条__熔化__填充到金属部件接头的间隙处,待__凝固__后把部件结合在一起。

19.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蒸发(或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_水蒸气_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 ℃就已经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_气压__减小而降低。

20.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

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凝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放出__热量。

三、简答题(4分)

21.新年伊始,寒潮暴雪强势来袭,我们家的窗玻璃上出现了美丽的“冰花”。请问这美丽的“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还是室外表面上形成的?请你解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

解:“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的,室内温度高,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上,形成“冰花”。

四、实验**题(共24分)

22.(8分)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v=s/t__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作了标记,因__时间__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__同一__高度由静止释放。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 3汽化和液化

实验器材 温度计 水 烧杯 硬纸板 酒精灯 石棉网 铁架台 秒表等。实验过程 1 用酒精灯外焰给水加热,在烧杯上盖上纸板,防止热量散失,在纸板 穿孔,用温度计测量水温。2 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沸腾前杯内气泡的变化情况。3 继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 3汽化和液化

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 蒸发和沸腾。2.沸腾。1 水的沸腾。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呢?水在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提问 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学生讨论并提出各种方案 烧杯小一些,加热的水少一些 烧杯上加一带孔...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 3汽化和液化

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 蒸发和沸腾。2.沸腾。1 水的沸腾。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呢?水在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提问 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学生讨论并提出各种方案 烧杯小一些,加热的水少一些 烧杯上加一带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