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习题 周周练 第二章

发布 2023-01-03 15:44:28 阅读 7653

周周练(第二章)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常州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b)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威海中考)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d)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3.(黔东南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六盘水中考)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c)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5.(黔西南中考)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甲) ,乙) ,丙 ) 丁)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美化环境。

6.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 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c)

a.510 m

b.1 020 m

c.2 040 m

d.4 080 m

7.(荆门中考)2024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

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8.(南宁中考)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通常我们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b.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利用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同学们能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9.(汕尾中考)接听**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音色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乙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甲__是乐音的波形.

10.(玉林中考)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__定位__;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__鸣笛__的标志.

甲乙。11.(盐城中考)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振动__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_响度__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音调__发生改变.

12.发生**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时伴有__次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超__声波获得信息.

13.由于雾霾严重,小明咳嗽看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肺音诊断疾病,是因为声可以传递__信息__;小明发现超声波加湿器和烧开水都会冒“白气”,加湿器是利用声波传递__能量__将水打碎形成小水滴.

14.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卫生城市,建设春城昆明”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_声源处__减弱噪声;城市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响度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频率高于__20__000__hz的是超声.

第14题图第15题图。

15.(娄底中考)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液体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9_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三、简答题(8分)

16.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往暖瓶里灌开水是根据音调来判断水位高低的;往暖瓶里灌开水时,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随着瓶内水面上升,瓶内空气柱变短,其振动频率加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

四、实验**题(第17题10分,第18题8分,共18分)

17.为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__.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小__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①是正确的.

4)**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 b、得出结论; 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eadcb__.填字母序号)

18.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a、b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__a、c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55__.

4)小明在这个**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__.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专题人教

如图乙所示,翟佳文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验证。袁森若把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泡沫塑料球不能被弹起的是图原因是。杨峥在月球上做甲实验,你 能 或 不能 听到声音,理由。请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刘畅利用图甲可以 与 的关系。3 如图示,李鸿飞将一只小门铃...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岗李中心校。物理组。目录。科学之旅 3 第一章机械运动 5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5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7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10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12 第二章声现象 15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5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21 第三节声的利用 25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7 复习课复习和应...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 46份 人教版

第2节声音的特性。01 知识管理。1 频率。定义 物理学中 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 频率的单位是 符号是 影响因素 发声体的形状 尺寸和所用材料的性质等 2 音调。定义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影响因素 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 频率低则音调 说明 音调越高,声音听起来越尖细 音调越低,声音听起来越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