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习题 4 3平面镜成像

发布 2023-01-03 15:41:28 阅读 3386

4.3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例1 如图4-3-5所示,在房间的a墙上水平排列着两个字母“fb”,小明站在房间里通过b墙上的平面镜看到字母的像是fb”或②bf填写序号);若a墙与b墙相距4 m,则字母的像与字母间的距离为___m。

图4-3-5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左右相反,故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字母的像是bf;又因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像与物之间的距离为物体到镜面距离的2倍,故字母的像与字母间的距离为4 m×2 = 8 m。

答案:② 8

解法点拨】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对称的含义是:①像与物体大小相等;②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③像与物体的左右是相反的。

知识点2 虚像。

例2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4-3-7所示,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像(填“实”或“虚”),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被烧痛(填“会”或“不会”)。

图4-3-7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放在“烛焰”上的手指不会被烧痛。

答案:虚不会。

解法点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①虚像并不是看不见,而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②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知识点3 球面镜。

例3 下面是小明、小华和小红在学习了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知识后,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医生检查耳道戴一个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

b.太阳灶加热物体时,要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凸面镜的焦点处。

c.手电筒和探照灯里,要把灯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才能获得平行光。

d.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成像,再也没有其他用途了

解析:这是一道各类面镜应用的选择题。凹面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医生检查耳道戴凹面镜,目的是会聚光照亮耳道,有利于检查,凹面镜不能起扩大视野的作用,a项错;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会聚起来加热物体,b项错;在凹面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c项正确;平面镜有成像以及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等作用,d项错误。

答案:c解法点拨】凸面镜可以成缩小的像,因此有扩大视野的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将点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 光将被反射为平行光,所以可以利用凹面镜得到平行光。

知识点4 平面镜的成像作用。

例4 某发光点s所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光线如图4-3-9所示,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图4-3-9

解析:本题有两种作图方法:一种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先分别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如图4-3-10甲所示。

另一种是先反向延长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虚像点s',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过点s'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取s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点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s发光点,如图4-3-10乙所示。

答案:如图4-3-10所示。

图4-3-10

解法点拨】平面镜成像的作图中,确定虚像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虚像的成像原理,找出发光点射向平面镜的任意两条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它们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虚像点;另一种是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以平面镜为轴,作出发光点的轴对称点,即为虚像点。注意虚像要用虚线表示。

2019秋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习题 3 2熔化和凝固

3.1熔化和凝固。知识点1熔点和凝固点。例1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在 265 时,氢是固态b 纯金掉人钢水中不会熔化c 水银温度计在 40 时不能使用d 把铜 金 钢放在一起加热,铜先熔化。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固态氢的熔点是 259 则其凝固点也是 ...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 3汽化和液化

实验器材 温度计 水 烧杯 硬纸板 酒精灯 石棉网 铁架台 秒表等。实验过程 1 用酒精灯外焰给水加热,在烧杯上盖上纸板,防止热量散失,在纸板 穿孔,用温度计测量水温。2 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沸腾前杯内气泡的变化情况。3 继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 3汽化和液化

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 蒸发和沸腾。2.沸腾。1 水的沸腾。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呢?水在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提问 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学生讨论并提出各种方案 烧杯小一些,加热的水少一些 烧杯上加一带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