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三单元学案

发布 2023-01-04 16:05:28 阅读 2523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赞颂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一层(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绍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然后以赵州桥、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第二层(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绍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设技术的飞跃发展。

四)思考并讨论:

1、作者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层层深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答:文中作者选取了代表性例子赵州桥、卢沟桥。首先介绍世界上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然后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并具体举例进行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文中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内容?其结构特点怎样?是按照怎样顺序来写的?

答:文中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赵州桥的结构特点。结构特点: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介绍赵州桥的顺序是先概括说明,然后再具体解说桥各个构成部分。

3、文中介绍了“卢沟桥”的哪些内容?结构特点怎样?

答:介绍了卢沟桥的位置、建造时间、规模,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特殊的历史价值。结构特点: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4、既然课文写的是中国石拱桥,并不是具体的哪一桥,一个例子都不举行不行?

答:不行,因为中国石拱桥是中国国土上无数座石拱桥的一个名称。它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只有通过一座座具体的桥来说明才能说明白。

5、中国石拱桥数量不可胜数,为何只选赵州桥和卢沟桥加以介绍?

答:因为二者在我国成千上万座石拱桥中最具有代表性,前者是只有一个大拱的石桥,时间最久;后者是联拱石桥的杰作,且具有特殊历史意义。

6、文章写完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后,完全可以结束了,但作者为什么非要来个第10自然段呢?

答: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而不是《中国古代石拱桥》,这就允许写现代石拱桥的情况。再者,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成就是辉煌的,有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达112.5米,远远超过了37.4米的赵州桥大拱,这的确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还有,我国在原有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双曲拱桥”就是其一。这样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展示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辉煌成就,令读者精神振奋。如果去掉最后一段,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对中国石拱桥的介绍就不够完整。

7、具体文中的说明顺序?并说明其作用?

答:①由一般到个别。②先整体,后局部。③依照时间的先后。

这样安排顺序,既突出重点,又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使读者对桥的形状、特征、作用等有了明确的认识。

8、体会开头一段的妙处。

用雨后彩虹作石拱桥的喻体,生动形象,既告诉人们有关知识,又使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之中,加深了读者对石拱桥形式优美的认识。

五)布置练习(略)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明确本节目标】:

1.学习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2.体会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一)导入:(略)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并感受文中的语言特色,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三)教师说明:

1、 本文语言特色:简朴。

简朴在遣词炼字方面很突出。如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最伟大”;介绍其历史,用“最古”;说明其外形,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施工技术,用“巧妙绝伦”,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妙趣横生,绰约多姿,准确和严密,这主要表现在运用词语、造句和组织句群上。

关于运用词语,如在第一段的三句话中,分别用了“桥”“拱桥”和“石拱桥”这样三个范围大小不同的词语。在列数字说明时,数字准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准确的表现。文中也用了一些“概数”,如“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路面平坦,几乎与桥面平行”,这些句中的“左右”“大约”“几乎”是表示约略的词语,用上这些词语反而起到了准确说明的作用,也正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关于造句,如说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在这个句子中,用“可能”表示估计,用有记载表示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示程度,使全句的意思既准确又严密。再如说赵州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个复句极为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最伟大、最坚固和最古老。

关于组织句群,如第九段对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再如第十段,除开头一句和最后一句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

这个句群可分为两个句组。第。

一、二句是一个句组,第。

三、四句是又一个句组。两个句组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2、 为了把我国石拱桥的特点说得明晰、具体,特别要把赵州桥、卢沟桥的艺术价值说得生动形象,本文还适当的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

举例说明就是举出典型事例来进行说明。如为了说明我国石拱桥中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就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典型的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给人的印象具体、深刻。

数字说明就是用准确的数字来进行说明。比如对赵州桥存在的时间、长度、宽度、拱圈的道数等都用了具体数字。有的虽然只是概数,但也能收到很好的说明效果。

比较说明就是用与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说明,文中在说明卢沟桥的坚固时,讲到“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是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这种说明方法,使人印象很深。

四)思考并讨论:

1)总结课文最主要的写法:

答:①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石拱桥的特征。

2)在第2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什么关系呢?如果删去“不但”“而且”,是不是可以呢?

或者改为“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是不是可以?

答:“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递进关系。不可以删去。如果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先后次序不可以颠倒,颠倒后就会改变作者的原意。

3)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和历史后,作者重点介绍了赵州桥的构造。这四个方面的特点非常具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

如“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一句中,把“可算”换成“一定”行吗?

答:不行。那就太武断了,原句是表示估计,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态度。

4)第9自然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的分析,能否调换顺序?

答:不能。因“首先”“其次”“再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层次清楚。所以不能调换。

5)文中在说明事物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并说明其作用。(略)

五)布置练习: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明确本节目标】:

1.围绕说明文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一)导入(略)

二)教师展示本节目标(见上)

三)整体感知。

1.集体明确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并请同学充当解说员介绍。

2.总结梳理:

对象——中国石拱桥。

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顺序——由一般到个别、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顺序。

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语言——准确严密、生动。

四)拟题训练。

1、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

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表示说明顺序的词语是。

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4)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有什么特点?(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指出文中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

6)文中举“福建漳州的江东桥”的例子是用来说明。

3、 相关链接:

海内第一桥(乐嘉龙浩勃)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2024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

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多米、宽25米的桥基。

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a江底。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b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c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

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d,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八年级语文五六单元学案

八年级语文学科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张晓庆教研组长签字授课时间 月日班组姓名课题 醉翁亭记 学习目标 1 理解作者 与民同乐 的思想。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3 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教师复备栏 学生2 小组共同学习课文,疏通大意,交流感受。笔记栏 惑 二 合作 阅读思考,小组交流 1 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班组号姓名 复习内容速览 中国石拱桥 桥之美 苏州园林 故宫博物院 说 屏 使用方法 1 课前完成 打牢基础 部分,不能参照资料,独立完成。同座之间互相批改,要求用红笔,参照书本认真批阅。2 批改后将错误的部分进一步巩固。复习目标 1 掌握基本的字音 字形。2 掌握说明文的基出知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班组号姓名 复习内容速览 中国石拱桥 桥之美 苏州园林 故宫博物院 说 屏 使用方法 1 课前完成 打牢基础 部分,不能参照资料,独立完成。同座之间互相批改,要求用红笔,参照书本认真批阅。2 批改后将错误的部分进一步巩固。复习目标 1 掌握基本的字音 字形。2 掌握说明文的基出知识...